峨边彝族自治县小学数学樊红名师工作室第二届开班仪式暨主题培训活动简报
发布时间:2025-10-28来源:峨边彝族自治县小学 作者:雷懿浏览量:2584
为深入贯彻落实新课程标准理念,充分发挥名师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近日,峨边彝族自治县小学数学樊红名师工作室第二届开班仪式暨“聚焦核心素养,践行课标理念,建立新型课堂”主题培训活动在县街小学成功举行。工作室第二批全体成员及县街小学全体数学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开启了新一期专业成长之旅。 活动伊始,县街小学校长童仕林为开班仪式致辞,对工作室的顺利开班表示祝贺,并寄语全体成员要珍惜平台、潜心研修、互助共进,为峨边小学数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贡献智慧与力量。
理论引领,实践示范 理念的引领,终需回归课堂的实践。开班仪式后,活动迅速进入了精彩的课堂观摩环节。首先,由县街小学张雨浓老师执教示范课《平均分》。张老师从生活情境出发,通过精心设计的操作活动,引导学生在分一分、摆一摆中直观理解平均分的概念。课堂氛围活泼,充分体现了“做中学”的理念,把核心素养落实在课堂教学中。 随后,沙坪小学任淑珍老师执教示范课《数与形》。任老师通过三个环环相扣的环节展开教学:环节一,以师生计算比赛巧妙导入,从简单连续奇数连加逐步进阶,激发学生探究兴趣。环节二,引导学生多角度观察图形与算式,在操作与表达中建立数形联系,自主发现“连续奇数的和等于奇数个数的平方”这一规律,渗透数形结合与归纳推理思想。环节三,提升难度,鼓励学生运用所学规律自主创编题目,将知识转化为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整节课层层递进,充分体现了“数形结合”的思想,使数学思想在课堂中自然生长。 两节示范课风格迥异、各具特色,但都紧紧围绕活动主题,展现了新型课堂的应有样貌。 深度思辨,赋能成长 观课结束后,培训进入专题讲座环节。考试中心数学教研员吉克杨阳老师首先作《聚焦深度思辨,体会转化思想》的专题分享。她以新版教材中《曹冲称象的故事》这一综合与实践课例为切入点,通过生动的教学片断,层层剖析如何通过问题链引导学生从“看见”到“想到”,理解“船”作为“天平”的数学本质,进而体会“等量的等量相等”这一基本事实,感悟转化思想的实际运用。吉克杨阳老师还结合主题学习活动的设计,从任务路径、内容选择、问题引导、策略教学与过程评价等方面提出了具体建议,为在课堂中有效落实核心素养提供了清晰路径。 随后,邓小艳老师作了题为《数感——打开数学之门的钥匙》的专题讲座。邓老师紧扣“数感”这一核心素养,结合教材例题与常见题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数感的内涵与培养路径。邓老师指出,数感不仅是理解数的意义和关系,更是在实际情境中灵活运用数学的直觉与能力。她通过典型题目对比,展示了如何引导学生从机械计算转向理解数的本质,例如通过估算判断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在生活情境中选择合适的计量单位等,让“数感”从抽象概念变为可教、可学的思维工具,真正为学生打开数学学习的大门。 最后,工作室主持人樊红老师以《数形共生,落实素养》为题作压轴讲座。她首先对两节示范课进行了精辟点评,并以此切入,对人教版“数学广角——数与形”单元进行了深入的课标解读与横向纵向知识梳理。樊老师指出,数形结合思想贯穿小学数学各学段,呈现螺旋上升的编排特点:第一学段以操作直观为主,第二学段逐步走向抽象建模。她系统阐述了“以形助数”与“以数解形”的双向应用,并详细解析了本单元“从形到数发现规律”与“借形解题体会极限”两个教学层次。 最后,教研员吉克杨阳老师作总结发言。她谈到:本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工作室新成员指明了前进方向,更通过扎实的课例观摩与理论引领,为全体参与教师提供了一场丰盛的专业盛宴。新征程的号角已经吹响,相信工作室全体成员必将凝心聚力,携手共进,在探索“聚焦核心素养、践行课标理念、建立新型课堂”的道路上砥砺前行,共绘峨边小学数学教育的美好蓝图! |
| 责任编辑:李芮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