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木耳奇遇记
发布时间:2025-05-12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徐会容浏览量:1964
一位教育家曾说“儿童对自然界中渺小的事物关注,正是他们感知世界的起点。”3s课程下的市实幼幼儿也正是如此,孩子们一些渺小的发现,常常在教师的珍视和支持下,可能会带来一次有趣的科学探索、一场深动的生命教育、一份珍贵的情感体验。春意正浓,乐山市实验幼儿园小三班的孩子们就在户外有一次奇妙的发现,并延伸开展了一系列探索活动。 奇遇木耳 一次户外活动回来,泽霖说:“看,我在外面找到的。”他举着一块新鲜的木耳,顿时引起了大家的兴趣,小朋友都围过来摸摸、看看、闻闻,讨论着是在哪里找到的?泽霖带着大家来到了这个地方,原来是堆在小石头地里那一堆树干上长出来的,大家感到很惊奇,翻开木头,下面又找到了一些木耳。 寻找木耳 于是,我们带了一根长着木耳的木头回教室谈论,大家说木耳是长在木头上的,长在隐蔽的地方;木耳像耳朵,他可以用来吃,还说可以烫火锅。孩子们热情随着讨论递增,说还想找更多木耳。于是孩子们开始在幼儿园寻找木耳,大家在小山坡旁、转转车旁、水上滑梯旁的地上的木头上,都找到了木耳。大大小小的木耳采到了篮子里,带回教室晾晒起来,孩子们觉得太奇妙了。孩子们还在这些地方插上了牌子,他们说:表示这是我们找到木耳的地方,下次我们还要去这里采木耳。 “变大”实验 又一次去采摘木耳,大家却有特别的发现。圆圆说:“今天的木耳是硬硬的。”我说:“这是为什么呢?”他说:“因为太阳把它晒干了,如果下雨木耳就是湿的。”舟舟说:“下雨就会吸很多水。”于是大家尝试了木耳泡水实验,教师设计了“变大记录表”,孩子们搜集了多种材料,如粉条、干蘑菇、海带等,支持孩子们进行泡水实验和记录。 种植木耳 孩子们想尝试亲手种植木耳,于是一起了解了种植木耳的方法,孩子们对在木头上打洞种木耳的方法很感兴趣,随后,孩子们行动了起来。 材料准备 孩子们向余爷爷和李叔叔寻求了帮助,成功的在木头上钻了许多孔,然后大家一起去树上取树皮盖子,孩子们尝试用钉锤敲工具,取下一块块圆圆的树皮盖子。李叔叔还建议我们砍下一根树枝,回教室小朋友时间慢慢取盖子,小朋友也觉得这个主意很新鲜。于是,孩子们看着李叔叔把树枝砍下来,莹莹妈妈还把孩子抱起来看砍过树枝的地方,对孩子们说:“猜猜这里还能长出新的树枝吗?下次再来观察一下吧。”这些都成为了宝贵的学习契机。 菌种植入 材料准备好后,孩子们就把菌种小心翼翼地放进了小孔,轻轻地把菌种按压进去,再用树皮盖子盖上,用小锤子把盖子敲进去盖紧,就种植好了。 大家说要把它们放在隐蔽的地方,不能晒太阳,于是放在了户外一个角落,还给它们盖上遮阳罩子。孩子们把这里叫做“小石头木耳基地”,孩子们期待着木耳的生发。 孩子们在大自然中发现木耳、寻找木耳、泡发木耳、种植木耳,一个小小的发现带来了有趣的学习和探索。活动中,孩子们感受到了木耳这种“非植物非动物”菌类形态的存在,体验大自然馈赠的快乐,尝试木耳泡水后变大的神奇实验,学习种植木耳照顾木耳菌种,这正是生命生态教育的生动体现。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