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西五营青年聆听90岁抗美援朝老兵亲述战场生死瞬间,致敬不朽军魂!

发布时间:2025-08-15来源:城市新周刊 作者:网络编辑浏览量:2093

建川博物馆抗战系列展馆里“为了和平收藏战争,为了未来收藏教训”的箴言余温犹在,华西五营“未来之星”触摸历史、感悟抗战壮烈的心潮尚未平息。8月1日,在建军98周年与抗美援朝胜利72周年的庄严时刻,一部行走的“历史教科书”来到营员们面前——90岁抗美援朝老兵胡应恺胸前的军功章熠熠生辉,那段穿越烽火的记忆被他亲口讲述。

抉择:从颠沛流离到保家卫国

胡老的故事始于烽火连天的年代。从安徽一路逃难至重庆的少年,目睹了山河破碎、民生疾苦。是什么让他毅然选择了戎装?“是八路军的‘三大纪律八项注意”!胡老的声音清晰而坚定,“那是我见过最尊重百姓的队伍,让我看到了希望和力量。”怀着这份朴素的敬仰与报国的赤诚,他加入了革命队伍。新中国成立后,他凭借过硬素质,被选拔进入沈阳空军第八航校机械系深造,于1952年10月底毕业,旋即奔赴抗美援朝前线。

094858h1hjbrhlhziwowlh.jpg

战场记忆:军民鱼水情和血与火的淬炼

胡老作为战鹰的“守护者”——一名机务人员,驻守在丹东机场。他分享了两个刻骨铭心的故事,将战争中的冰冷与温暖、残酷与伟大展现得淋漓尽致。

·冰雪中的“最可爱的人”

“11月底的丹东,天寒地冻。机场跑道绝不能有积雪,否则战机无法起降,就是拿飞行员的生命开玩笑!”胡老回忆道。令他感到震撼的是,几乎每天凌晨3点他上早班时,跑道上的积雪早已被清扫干净。“是当地的群众!男女老少几百人自发组织起来,晚上雪一下,他们就出来扫!不是一次两次,是经常扫!”老人眼中闪着光,“家长们带着孩子,在严寒中默默付出。那一刻我深深体会到,保家卫国从来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是千千万万普通人的自觉行动。群众,才是真正的最可爱的人!”这份在极端环境下的无私支持,是支撑前线将士最坚实的力量。

·与死神擦肩而过

另一个故事则瞬间将营员们拉入枪林弹雨的战场。一次,胡老正在停机坪工作。“我在油箱筒旁检查,听到异常动静,就走到机头位置查看……”话音未落,气氛骤然凝固。“突然,美军的子弹就打在我面前一两米的地上!泥土飞溅!”更令人窒息的是,“我抬头,那美军的飞行员就在我直线距离二十多米的地方,超低空飞行!我甚至能看清他的脸!”胡老描述时,声音沉稳却带着穿越时空的惊悸。

094858y8i3tzjthok080y2.jpg

奋进:铭记历史,肩承未来

胡老的话语如同重锤,敲击在每个营员的心上。当老人讲述群众扫雪的自觉时,华西五营的“小星星”们感受到了那份朴素的爱国力量;当他描绘子弹擦身而过的瞬间,战争的危险与和平的珍贵直抵当代青年的心灵。

从安徽的逃难少年到保家卫国的战士,从战火纷飞的跑道到华西五营的课堂,胡应恺老人用生命书写的传奇,是对“使命在肩”最深刻的诠释。那些惊心动魄的战场瞬间和军民同心的感人画面,是永不褪色的历史记忆,更是激励新时代青年砥砺前行的精神火炬。

094857w5bwvy1d0ul5bwh1.jpg

今日的“未来之星”们,站在先辈用鲜血和汗水浇灌的和平土地上,更当铭记:历史的回响从未停歇,肩上的责任重于千钧。以敬畏之心对待职责,以赤诚之心报效家国,便是对不朽军魂最好的传承!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