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实验幼儿园:与“泥”畅想,陶艺之美

发布时间:2024-01-03来源:乐山市实验幼儿园 作者:易曼庄浏览量:3358

玩泥是每个孩子的天性,它具有极强的吸引力和体验感,而泥土多变的特性,为孩子们提供了无限的创造可能性。为重拾民间传统艺术“陶艺”,搭建家园互动的平台,有效推动家园和谐发展,近日,市实幼文星分园开展了为期两周的小班亲子陶艺课堂。

粘土是小班孩子熟悉且喜欢的操作材料。孩子们利用揉、搓的手法,将自己“捏了出来”,捏粘土与陶泥艺术的制作方法有相似之处,也是本次陶艺课堂的预热,爸爸妈妈能找到我吗?

图片1.jpg

陶泥艺术是我国民间艺术的其中一种,将“传统古老文化”与“现代艺术”完美结合。主要的制作方法有:拉坯成型、泥板成型、泥塑成型、泥条盘筑、捏塑、塑坯彩绘等。今天,孩子和家长们主要学习的制作方法是“捏塑”。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在陶艺制作中,一些基本工具是必不可少的,如:木刀、雕刻刀、切割刀等。

图片2.jpg

揉泥是制作陶泥之前的准备活动,孩子们能在这个过程中寻找“泥感”,经过孩子们的揉、捏、团等步骤,未经真空练过的泥,会变得更加紧实,泥的柔韧性和可塑性也会增强。

捏泥有三种基本形状:圆球形、水滴形和长条形,孩子和家长们掌握了这三种基本形状后,就能将自己心中的“龙”塑造出来了!

陶泥完成后,因为坯体较软,极易因外力变形且无法上色,所以需要自然风干。

图片3.jpg

等待两周后,陶泥干透,就可以为陶泥作品上色啦!上色时要注意着色均匀,不晕色,孩子和家长们专注的进行涂色,在一遍遍的反复涂画中,龙的形象也变得更加栩栩如生。

上色完成后,就是最后一个步骤啦!——“烧陶”。经过数十个小时的烧制,孩子们的陶泥作品出炉啦!

图片4.jpg

艺术是幼儿认识世界的一种感性的方式,是幼儿的精神生命活动。艺术也是儿童的另一种语言,他们用艺术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见、所想、所思、所感。艺术教育是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幼儿通过艺术教育提高对自然美、生活美、艺术美的感知能力。

陶泥课堂的开展,激发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锻炼了手脑协调能力,同时高质量的亲子陪伴,让幼儿更懂得陪伴、合作和友善的良好品质。

责任编辑:陈轩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