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模式下的学科素养培养初探
发布时间:2021-06-18来源:肖家琴 作者: 屏山县书楼初级中学校浏览量:3483
摘要:初中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顺应了历史人文素养人才培养的发展趋势。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不能有效培养学生学科核心素养,在教学中如何落实学科核心素养尤为重要,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本文就“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模式下如何落实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培养的初探。 关键词:核心素养、模式、学案导学、教学环节 历史学科的培养方向是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三观思想。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为我们指明了历史学科教学的根本方向。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背景下我们作为初中阶段的基层老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改革。 一、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背景 2016年9.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总体框架正式发布,再次掀起了一股“核心素养潮”。党的十八大届三中全会描绘了全面深化改革的现代化道路,其中教育改革包括招生制度的改革、考试评价体系的改革,为此“为什么考”“考什么”“怎么考”的本质问题诞生。历史课程标准认为:“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科育人价值的集中体现,是学生通过学科学习而逐步形成的正确价值观念、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通过诸要素的培育,达到立德树人的要求”。历史学科核心素养包括唯物史观、时空观念、史料实证、历史解释、家国情怀五个方面。 (一)唯物史观是诸素养形成的理论基础 唯物史观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组成部分,揭示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指明了以生产工具变革为标志的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内在联系,看待历史现象背后纷繁复杂的实质的理论根据。 由此可见如何在纷繁的历史材料中,看透历史,需要唯物史观的指引。 (二)时空观念是历史学科的基本思维。 任何历史现象是在特定的、具体的时空条件下发生的,在特定的时空框架下,才能对史实有准确的把握。脱离了特定的历史时空去看待历史史实,如同缘木求鱼。 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所谓的时空观念,就是把历史事件置放于特定的历史阶段,把握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而且历史阶段的基本特征又是从唯物史观出发对经济史、政治史和文化史的多维把握。例如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阶段特征是思考特定历史事件的基础内容,没有这种宏观思维,思考无异于无源之水。这一次,历史新课程标准把时空观念作为学科核心素养,是打开历史天空的一把钥匙,是增强古今联系,以古明今、古为今用的历史思维的基本要求。 (三)史料实证是认识历史的必备方法 历史过程是不可逆的,认识历史只能通过现存的史料。要形成历史的正确、客观的认识,必须重视史料的搜集、整理和辨析,真可谓“一分材料说一分话”、论从史出。因此,在历史教学中,要形成从历史材料引发观点的教学过程,培养学生认识历史的正确途径。 (四)历史解释是历史思维和表达外现的能力素养 历史解释是指以史料为依据,对历史事物进行理性分析和客观评判的态度、能力与方法。不仅要将历史史实描述出来,还要揭示其表象背后的深层因果关系。 (五)家国情怀是历史学科的价值追求 “家国情怀是学习和探究历史应具有的人文追求,体现了对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情感,以及对国家的高度认同感、归属感、责任感和使命感。” 二、核心素养背景下传统教学模式的弊端 (一)传统历史教学模式是——讲谈接受式。 我国历史教育工作者研究了以“组织教学——复习旧课——讲授新课——巩固新课——布置家庭作业”五个环节的教学程序。 (二)传统历史教学模式的弊端 这种模式的局限性和缺陷也是非常明显的,最主要的是过分强调教师的主导地位,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体现在教学实践中,就是过分强调书本知识,忽视能力培养,造成了“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教师一讲到底,学生一听到底的被动学习的局面。它所反映的师生之间的教学关系为授受关系,表现在教学内容上以知识为主,在教学方式上以传授、灌输为主。 三、“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模式渗透核心素养的做法 (一)“自主探究、学案导学”的形式: 教师编写导学案,导学案分为五个教学环节:自学作业——单刀赴会;史实检测——沙场点兵;素养提升——群雄逐鹿;思维拓展——巅峰论剑;能力巩固——叩关斩将 (二)“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案例 例如:七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1.第一环节:自学作业——单刀赴会 第一环节通过学生学生预习课本完成,要求学生在新课讲授前独立完成。第一步学生通读教材,整体感知教材内容;第二步,根据学案中的问题导学,理清知识和问题的脉络,形成初步的知识结构;第三步并在教材上做相应的旁批。第四步讲授新课前老师检查学生完成的情况,并抽个别学生回答老师并订正。例如:在讲授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一课的讲授时,引导学生明确本课主要以唐朝前期几位著名皇帝为线索介绍唐朝历史。培养学生自学能力。 2.第二环节:史实检测——沙场点兵 学案编制的时候,把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图片放在一起,出示问题,简介以上历史人物的历史功绩。先让学生认识每位历史人物,并根据预习的情况作答,提醒学生在简介人物功绩时要从任务的贡献和对社会的影响两个方面入手。通过这一学习环节让学生学会介绍历史人物,并能培养学生历史解释能力,从而达到核心素养的培养。 3.第三环节:素养提升——群雄逐鹿 这一教学环节在编写学案时选择材料: (1)材料一 为君之道必须先存百姓,若损百姓以奉其身,犹割股以啖(吃的意思)腹,腹饱而身毙。“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吾为官择人,惟才是与。苟或不才,虽亲不用,襄邑王神符是也;如其有才,虽仇不充,“凡事皆须务本,国以人为本,人以衣食为本,凡营衣食.. (3)自贞观以后,太宗励精为理。至(贞观)八年、九年,频至丰稔,米斗四五钱... 选择以上三则材料让学生认识唐太宗的治国政策及效果。指导学生阅读材料,不仅要读题干还要读出处,并抓住材料中关键词语进行讲读。在这个过程中可以通过史料相关的视频或者资料帮助学生感知历史,理解课堂教学知识,提高学生学习历史学科的兴趣。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也能明白史料是 非常宝贵的历史证据,只有结合史料才能更好的还原和认识历史,从而进一步去分析和思考历史。 4.第四环节:思维拓展——巅峰论剑 这一环节编制学案时出示材料,评价武则天。在这一过程中让学生读材料找出武则天的功与过教会学生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一分为二、史料结合。通过训练培养学生唯物史观。 5.第五环节:能力巩固——叩关斩将 新课结束后及时完成叩关斩将,及时了解学生掌握的情况,反馈信息,教师根据学生情况,对教学策略做出调整。 (三)利用地图、培养时空观念 对地图的教学通常设置在沙场点兵的环节,学生从地图中提取相关信息。教会学生关注图例、方向、制表归纳、语言叙述、的精炼等。例如:讲授“辽、西夏、北宋的并立”这一课时,沙场点兵这一环节采用地图教学,结合地图完成表格,并说明该时期的特征。利用地图出示,在地图上获得有效信息,掌握与北宋并立的少数民族政权以及与背诵的对峙关系,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列表的方式也可以培养学生整理知识的能力。 (四)结合生活,培养家国情怀 例如:《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讲授这一课时,尤其对我国东南地区台湾的管理措施的加强,证明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领土,让学生明白今天的台湾问题是历史问题,但我们必须坚守一个中国的原则,台湾是我国一个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最终必须实现祖国统一。这一过程就是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 三、“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模式的成效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模式 在整个教学环节设置中都以材料教学为先导,第二、第三、第四环节都采用各种材料,如:图片、地图、文献资料、视频资料等。 (一)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历史教材,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学生读教材和文献资料等都要求学生从阅读中提取相关重要信息,为知识整理打下基础,长期阅读积累信息,提高阅读能力和自学能力。 (二)引导学生进行纵横比较,培养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习历史要学会纵横比较,归纳不同点和相同点尤为重要,以示明鉴,培养学生理解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历史材料解题技巧,提高历史成绩 学生在考试时最怕材料解析题,但它的分值很高,通过平时教学中对材料的分析,学生掌握了解题技巧,提高得分率,从而成绩得到了提高。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课堂教学模式,以导促学,使教师的主导作用与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了真正意义上的落实,促使学生从“苦学、死学、难学、学会”变为“乐学、活学、易学、会学”,提高了学生的历史素养和学习能力。
参考文献; 【1】王凤儿 核心素养背景下初中历史的有效教学策略【J】 《科学导报·学术》期刊2019年第33期
【2】何伟 中国历史课堂教学的三种基本模式【J】道客巴巴 2015年1月
【3】付春梅 自主探究、学案导学教学模式实践探究【J】 道客巴巴 2018.6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