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发布时间:2021-06-18来源:南溪区刘家镇初级中学校 作者: 古家兴 浏览量:3367
摘要:教师是人类文化的传播者,教师和学生是教学过程中一对最基本的关系,只有处理好师生关系才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才会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才会让教育教学工作顺利进行。 关键词:构建;和谐;师生关系 一、当前教师的基本任务 自古以来,教师作为人类文化的传播者,作为社会人才的培养者,作为青少年成长的引领者,担负着承前启后的作用,在2008年9月10日第二十四个教师节温家宝总理对教师提出了这样的希望------我们现在的教育大多注重认知,而认知只是教育的一部分,要教育学生学会学习,学会动手,学会动脑,学会生存,学会和别人共同生活,这才是整个教育改革的内容。所以在当前素质教育的时期,要求教师教会学生动手更重要,教师的任务不只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动手能力。 二、良性师生关系的作用 (一)良性的师生关系是教师幸福的源泉,能够焕发起教师强烈的工作热情。 良性的师生关系不但能够协调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更能让学生对老师所讲授的知识感兴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达到良好的学习效果。师生关系良好的教师不但在教学中身心愉快,同时也能够愉快的生活。 (二)良性的师生关系是诱发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 学生对一个教师感兴趣,才会减少学习的抵触情绪,才会诱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生总喜欢年轻漂亮的老师;喜欢知识渊博的老师;喜欢幽默风趣的老师;喜欢治学严谨的老师;喜欢公平公正的老师;喜欢亲和力强的老师,喜欢和蔼可亲的老师;喜欢态度友善的老师;喜欢吃苦耐劳的老师;喜欢多才多艺的老师;而这些能力正是老师魅力的体现。 (三)良性的师生关系能够使学生对教师的教诲深信不疑。
亲其师才会信其道,只有学生佩服老师,亲近老师,才会相信老师,学习才有动力,才不会出现倦怠思想,才会取得好成绩。 三、如何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一)奠定爱的基石,掌握示爱艺术 一个教师是否有仁爱之心,既是检验她是不是一名好教师的标准,更是她能否与学生构建良性关系的决定因素。学生喜欢的好老师,眼神应该是慈爱、友善、温情的,透着智慧和真情的。只有成为这样的老师,才能得到学生的爱戴。 (二)学会忍让和退却 英国著名作家狄更斯说过: 如果不懂妥协和退让,全世界会到处都是你的敌人。教师的忍让与退却是为了寻求最佳的教育时机和教育方式。管理和被管理本身就是一对矛盾,有矛盾就有必然有斗争,我们不是不让教师与学生斗,但要引导老师艺术地,科学地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 (三)懂得接纳 善于倾听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切忌一上来就与学生(家长)对着干。处理任何问题,首先要让别人感受到“老师是理解我的”。 教师要从学生和家长的角度去感受他的看法与心情,最有效的方式就是直接了当地说出你看到的对方脸上流露出来的情绪。帮助对方准确地表达和宣泄情绪,让学生尽情描述事情的经过和细节。 要让他们明白:情绪感受都不是问题,而不恰当的言语、行为等表达方式才是问题。所有的情绪感受都可以被接受、被理解,但并非所有的行为都是可以被接受、被理解的。 (四)巧用活动、密切师生关系 从时空角度讲,教师与学生交往的时间和空间,对于密切师生关系有着巨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师生交往的时间越多、空间越广、范围越大,越有利于师生间的相互交流、沟通和了解,也就越有利于良性师生关系的构建。 课内由于教学任务的繁重性和教学行为的规范性,使得在构建密切的师生关系上,有很大的局限性。 课外活动的随意性、自主性、灵活性,更有利于教师多种角色的扮演和学生多种才能的发挥。 因此、课外的活动和交往在密切师生关系中具有着独特功效 建立新时期新型而和谐的师生关系,能让学生享受到快乐,体验到平等、自由、民主、尊重、信任、友善、理解,同时也能得到教师与同伴的激励,鞭策、感化、鼓舞、召唤、指导。和谐的师生关系就是师生之间在人格尊严上要相互尊重,在权利地位上是平等的,只有你尊重学生,积极参与到学生活动中,扮演好角色。才能与学生平等和谐相处。才能在教育教学中感到幸福。
参考文献:
[1] 程正芳,《 学校管理心理学》 [2] 刘海民,《现代教育原理》 |
责任编辑:李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