巾帼不让须眉,为爱撑起教育的蓝天——记筠连镇水源教师杨晓宇
发布时间:2020-05-18来源:水源小学 作者:朱伟强浏览量:3553
自2007年加入教师队伍那时起,她毅然决定将毕生所学倾注给孩子们,用爱去温暖,用心去付出,用情去感染,用悟去领会。她期盼孩子们能在阳光下健康成长,像绚烂的花儿竞相开放,开出幸福的芬芳。为了孩子们美好的明天,选择平凡中坚守,在坚守中付出,用自己的满腔热血,努力支撑起教育的一片蓝天。她,就是筠连镇水源小学教师-----杨晓宇。 小小身影,大动作,彰显“巾帼不让须眉” 说起杨晓宇,在同事眼里,就是一副瘦弱的形象,但在工作干劲上,一点不输于男士。2017年,杨晓宇调到筠连镇水源小学,由于人员的紧缺,工作任务烦琐,学校的图书管理和诵读活动也一直是个空缺。她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学校的文化阵地不能没有人来管理。她主动请缨担当起校园图书管理和经典诵读的重任。面对混杂的图书和文化素养欠缺的双重难题,她暗暗下定决心,一定拿要下困难,努力呈现最好。为了管理好图书,她夜以继日地搜罗网上资料,不断学习管理技巧和知识。对混杂的图书登记造册,把图书分发到各班,让班主任做图书管理的协助者。成堆的图书有了归宿,丰富的精神财富得到共享,她欣慰地笑了。为了让班级的图书架美观,杨老师利用休假日里,找来学生做帮手,干起了木工,敲打和拼装简直不在话下,看似复杂的工序,在小小的身影下都顺利完工。书架虽然一般,但图书管理得井井有条。在同事们和领导们眼里就是“大动作”,大家都竖起了大拇指,真是“巾帼不让须眉。”
与孩子们分享精神“财富” 关爱有加,体味妈妈般的“爱” “女子本弱,为母则刚。”担任一年级的语文教学的她,面对的是懵懂的孩子,除了要教给他们知识之外,更要注重行为习惯的培养。繁重的教学已经让本就瘦弱的她感到力不从心,但她还是抽出时间关注学生们的心理状况,进行心理疏导和感化。班上留守儿童居多,缺少了父母的关爱,孩子们学习激情不高,行为习惯较差。这让杨老师倍加重视,连续下乡走访和留守摸底调查,争取用心去呵护每一位含苞待放的花朵。一次,全班同学都去排队打饭吃营养餐,有孩子报告说,吴高强没有来。杨老师听到后,立即停下手中的工作,跑过去找吴高强。原来他躲在教室的一个角落,满脸惶恐。他是一个留守儿童,父母外出务工,家中只剩下爷爷奶奶照看他, 年迈的爷爷奶奶因为疾病,也照顾不好吴高强。见到吴高强之时,就深知他是一个需要特殊照顾的儿童:言语不清,不善表露,性格、行为有点怪异。杨老师立即把他搀扶在凳子上,俯下身询问:“你怎么不去吃饭呢?哪里不舒服吗……”在不断追问之后,沉默了很久,吴高强支支吾吾说:“他 们 不 让 我 站 前 面!”“没事,老师给你打饭,你在这等着我!”只见她迅速跑出去,不一会儿就把饭端来了。“不够,你给老师说,我给你打来,以后你需要老师帮忙,你就给我说。相信同学们也会帮助你的!”之后,她每天都为这个孩子打饭、打水等,平凡的话语和实际的行动,温暖了他干涸的心灵,杨老师就像一个妈妈一般关爱着她的学生,给予他们无微不至的爱。杨老师就是这样,每天为像吴高强这样的孩子默默地付出,坚持履行着一位“妈妈”的职责。
关爱特殊儿童 “悦”读 工作忘我,责任显担当 在平常的工作中,杨老师兢兢业业,勤恳谦逊,遇事冷静,处事果断,深得大家的好评。在学校,杨老师担任“书香阅读”的引导者,带领大家在书本上遨游,在知识的殿堂里汲取营养,在不断陶冶中提升文化素养,丰富学生的文化底蕴。晨会演讲、课后兴趣朗诵班,村委阅读活动、诗词朗诵比赛、校园播音小擂主选拔,都有她活跃的身影,更有她努力的痕迹。她已经深深陶醉其间。正在忙碌的她接到一个电话,纳闷之后,即刻返回岗位继续。那天正是校园诗歌朗诵的培训关键期,她带着全校的朗诵选手,逐一培训。声音沙哑了,她服用金嗓子;感觉疲劳了,坚持再坚持。看着她一个人带着很多小选手,身心疲惫,大家帮忙整队,训练站姿,但技术性的关键还是她一个人来,大家只能看在眼里。电话的打入,让她彷徨:一头是母亲摔倒,脚骨折动手术,急需照料;一头是等待上台的小演员。经历了思想的争斗,她放下了家庭,选择继续为学生们训练。有时女儿也生气地对她说:“天天只知道工作!工作!”。工作让她痴狂,让她有时连家庭都顾不上。忘我的工作,展现了她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的激情,也是对人民尽责的真实写照,她明白:舍小家,为大家。
阅读经典 浸染书香 作为基层的人民教师,杨老师用自己的爱呵护她所爱的学生们,用自己实干、苦干奉献给她所爱的教育事业。用担当和尽责,为孩子们撑起一片新的蓝天。她无怨无悔,选择用妈妈般的爱感化孩子们,让他们前进的路上不会孤单,越发变得坚强。为爱付出,为爱痴狂,在教育旅途中,她会继续当好“爱心妈妈”,不懈努力,让爱住进孩子们的心里,照亮孩子们前行的路。 |
责任编辑:陈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