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体备课还能这样做———中山街小学的11人教师团队助力“国培”

发布时间:2020-12-16来源:中山街小学 作者:曾玉静 张红 刘燕 刘洋浏览量:3163

近日,“宜宾市国培(2020)小学语文骨干教师能力培训暨翠屏区国培(2020)小学语文青年教师助力培训”在市教师培训中心顺利举办说课、评课和集体备课观摩活动。由于疫情原因,市、区教育主管部门将线下观摩迅速调整为线上观摩。翠屏区中山街小学副校长张萍带队的11人团队进行现场观摩群文阅读“集体备课”和单篇教学里的“识字”“阅读”两大版块的经验展示。

展示集体备课新模式

此次展示的集体备课是一大亮点,是由翠屏区师培中心田云春老师倾情指导。中山街小学校副校长张萍牵头并带领语文教研组核心成员共同研发出四大创新模式。整个活动由语文教研组组长刘洋主持并介绍,曾玉静老师、李艳萍老师对此次群文备课成果展示进行评课及指导。

1.精益求精法

此模式是在初步确定议题后,由组内年轻的老师作为主备老师,根据议题进行组文并形成了初步教案。在集体备课之前将教案和选文分发到小组每位教师手里,组内每一位老师根据材料进行了认真的研读和思考,并做了相应的批注。在集体备课时,组内成员认真聆听了他对每一个环节的设计意图后,重点从议题推敲、文本选择、精修设计这三个方面展开激烈的讨论,集思广益,做到精益求精。

袁正聪老师、肖旭莲老师代表年级组进行“精益求精法”的交流展示。

2.百花争艳法

“百花争艳”是指年级组每一位教师在备课之前,都进行了自己个性化的单独备课,同课异构是为“百花”,再通过说课阐述自己的设计理念、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确定、过程设计、板书设计,由集体讨论选择最优设计进行下一步推荐展示,是为“争艳”。

刘燕老师代表年级组进行“百花争艳”的备课方式展示。

3.添枝加叶法

此模式是在集体备课之前,年级组的一位老师根据议题和选文,搭建教学设计大致框架,组内再集思广益,对教学设计的初稿进行添枝加叶。从精心选择典型文本,精准把握教学目标,到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到最后板书设计的完善,充分彰显了课堂教学艺术永无止境追求的最大魅力。

李敏老师代表年级组进行“添枝加叶”的备课方式展示。

4.取长补短法

先由年级组的全体老师各自思考并设计一篇教学设计,再确定圆心设计,在此基础上,经过集体讨论和思考,综合多篇设计中的亮点长处,在圆心设计中填充集体的智慧,形成最终的教学设计定稿。

龙庆海老师、杨厚林老师代表年级组进行“取长补短”的备课方式展示

除了在备课方式的高效、多样化的探索上,中山街小学积极将各级专家“请进来”把脉支招,传经送宝,进一步深化学科教学改革,全面提升教学质量,推进高品质课堂建设,促进教师专业素质的不断成长。

展现教学说课新范本

“识字”与“阅读”是贯穿小学教学中的两大重头戏。此次活动中,首先由张红老师就统编一年级上册第八单元《雪地里的小画家》第一课时进行说课。该课设计凸显单元训练点的落实,通过未成曲调先有情的导入和按图索骥巧识字,洞察秋毫夯书写三个环节来组织教学。巧妙地采用字理、加一加、熟字组新词、图文结合等多种方法将识字教学趣味化,由“扶”到“放”地培养学生自主识字;建构了实用性较强的“四看”写字指导模式,优化了写字策略,让一年级孩子的识字写字根基扎实。在积累的同时,还不忘拓展思维,丰富想象,同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表达能力。

李敏就统编版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掌声》第二课时的阅读教学进行说课。 本课着眼于“情”,扎根于“读”,抓住课文中提到的两次“掌声”为线索,以“英子掌声前后的内心变化过程”为突破口,指导学生用“抓人物的神态、动作来体会人物内心世界”的阅读方法。用心去学,动情去读。围绕一个“爱”字,深入体验感悟,张扬情感。 在教学中,李敏“以形象思维激情,以灵活引读唤情、以品味语言煽情,以生活体验炼情”,学生通过“朗读感悟情感、发挥想象产生情感共鸣、联系生活实际升华情感”,在扎实的语文实践中提高了学生语文素养。

翠屏区师训中心田云春老师高度评价了中山街小学团队的集体备课智慧,肯定了每位教师细致的讲解和分享都是满满的“干货”。

责任编辑:李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