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荐书)华阳幼儿园陈冲
发布时间:2016-06-16来源: 作者:浏览量:367
世界上天生没有坏孩子,所有的孩子都是天真无邪的,他们的心灵是纯洁的,他们的思想是单纯的,但他们即生活在家庭这个小环境里,同时又是生活在社会这个大家庭里,大环境里,他们那单纯的心灵很容易受到周围环境的侵蚀,所以作为父母呵护孩子的成长,关爱孩子的健康,培养孩子的习惯,开发孩子的智力,健全孩子的人格,所有这一切都是从家庭出发的,都是与父母分不开的,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从父母那里学到人生最初的经验,养成人生最初的情绪。 一、 用爱成就一颗感恩的心 对孩子既要有爱,又要对他严格要求,只爱不要求就成了溺爱,溺爱虽是一种伟大的情感,但却会使孩子遭到毁灭。一位著名的儿童心理学家指出:“要做到爱护与严格要求相结合,当然有时我们很难划清爱护与溺爱的界限,因此,家长要做到既爱又有教育,应该把感情和道理融合起来,做到爱中有数,教中有爱。在儿子的日常生活中,爷爷、奶奶照顾他的生活相对多一些,当然隔代的宠爱就会多一些,有些时候我们发现陈梓昱对爷爷、奶奶的尊重就不够,缺乏一颗感恩的心,让我看在眼里急在心里,但问题出了还需从自身找原因,因为自己工作忙,对老人的关心与照顾我们也有做得不好,同时对娃娃的教育也不到位。于是平时,我们也加强对老人的关心和照顾,给孩子做出表率作用,当然也会给他讲道理,双管齐下,有付出就有回报,儿子逐渐开始明白和懂事了,也开始学着照顾爷爷、奶奶了。 2、从小事做起锻炼孩子的意志。 孩子是一个独立的个体,将来要融入社会,要独挡一面,因此孩子的自理能力也相当重要。从儿子很小起,我就要求他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洗脸、刷牙、洗脚每晚必须要做的,适当地干点扫地、倒垃圾的家务劳动,所以上学以后整理书包这类小事我从没有操过心。我觉得做父母的不要让孩子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小皇帝生活,适当的让他吃点苦,做点事,会大有裨益的。 3、对孩子施以正面教育,鼓励教育。 对于孩子的每一点成绩、进步,我都适当进行语言鼓励,在鼓励中他慢慢找到了做事的快乐,以及被肯定的快乐,当然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长大了。 俗话说“身教重于言传,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言传带给孩子的是感性认识,而身教则让孩子得到理性的升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我们的一言一行会直接“克隆”在孩子的身上。孩子最初对事物的分辨能力完全依靠于父母和身边的亲人,就好比钢水一样,倒入什么样的模具就会是什么形状,一旦冷凝焠化,再要改变就千难万难了。因此,作为家长,我们千万不可不拘小节,要时刻牢记,你的形象时刻都会映入孩子的大脑。 推荐书目:《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为自己的青春做主—生涯规划教程》 推荐书籍1:《爸爸妈妈应该这样做—一个幼儿园老师写给家长的66封信》 66封情真意切的信, 66条切实可行的好建议! 宝贝快上幼儿园了,家长需要做些什么准备,孩子心理上、能力上、物质上需要怎么来帮助他准备,家长自己需要有怎样的心理调适,等等。小刘老师的信中会告诉你。宝贝上幼儿园后,家长们往往牵肠挂肚,不知道宝贝在幼儿园过得怎么样,吃饱没有,有没有受欺负,表现怎么样,过得是否快乐,学到东西没有。是啊,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宝贝会遇上各种问题:不适应幼儿园的生活,不会独立吃饭、不会穿脱衣服、不爱喝水、动作缓慢,也许宝贝还会呈现一些不好的习惯:爱说谎、不爱讲幼儿园的事情、粗鲁、脾气暴躁、攻击性强,自私霸道、花钱大手大脚、不爱劳动,怎么办?本书中小刘老师对症下药。 本书中以下几个优点 推荐书籍2:《教出乐观的孩子—让孩子受用一生的幸福经典》 1998年,他以史上最高票当选美国心理协会主席。他一针见血地点破了当代心理学发展的弊病,指出心理学不应该只研究人类的弱点和问题,而应该同时关注人类的美德和优势。他大力提倡建立一门研究积极的心理科学——积极心理学,并为这门新学科奠定了结构体系,他是全世界公认的“积极心理学之父”。1976年,他破格晋升为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教授,后来,随着无助感研究的深入,他发现“乐观”这种优秀的性格品质,也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而得,研究方向也逐渐开始从悲观转向乐观。1964年,他是宾夕法尼亚大学心理系的一名博士研究生,在一次失败的动物行为实验中,他发现并证明了心理“习得性无助”的存在,从而轰动了整个心理学界。到目前为止,他已经出版了21本书,发表了218篇关于人类动机和人格等方面的文章。他的名字是——马丁·塞利格曼。 除了引人注目的学术成就,塞利格曼博士还特别擅长将深奥的心理学研究与大众的日常生活融合在一起,无论是演讲还是专栏,他都能信手拈来且生动有趣,深受听众或读者的喜爱。他的文笔极其优美生动,是美国著名的畅销书作者。 推荐书籍3:《为自己的青春做主—生涯规划教程》 王建明,男,合肥八中校长,1961年生,2000年担任合肥八中校长至今,2001年创办合肥168中学并兼任其校长至2008年。合肥市十一、十二届十三届政协委员。获第二届全国教育改革创新杰出校长奖。赵林,合肥八中副校长,语文高级教师,合肥市教育学会心理健康教育专业委员会副理事长。 高中生生涯规划课课程,面对高考改革,规划高中生活1、这是一所学校以学生的生涯规划教育为主线,改革学校的课程体系,形成的高中生选修课课程。2、将年级主任、班主任组成的生涯规划教育团队,在实际中的成果付诸实践。3、本书对当前正处于课程变革的学校,对亟需建立自己特色的学校都具有参考性。 国家教育部2003年颁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实验)》中首次提出要培养我国的高中生初步具有职业意识、创业精神和人生规划能力。这表明对高中生进行生涯规划教育应成为高中教育的重要内容。 |
责任编辑:刘翰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