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荐书)华阳中学杨清川
发布时间:2016-06-13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浏览量:668
![]() 我有一个上初中的儿子,长得乖巧可人,学习也很优秀。学习上取得的好成绩,和他平时爱看书是分不开的。
儿子从小就喜欢文字。在宽阔的马路上各种广告牌、路标上的文字,都是儿子的学习内容。在家也一样,碰到不认识的字,他都会问。慢慢的,儿子认得的字比同龄孩子多很多。在他两岁多的时候就会拿本故事书自己看,故事里的字虽然不全会,但也能看懂故事内容,看完以后还津津有味地讲给我听。
孩子上学以后,除了学习,大部分时间就爱看书。我和家里人都和支持他,给他定了各种书籍,从开始的《儿童文学》、《实用文摘》,到现在买的《木偶的森林》、《鼹鼠的月亮河》、《海伦•凯勒》及《绿野仙踪》、《本草纲目》等等。这些书不但让孩子获得很多的知识,同时也教会了他很多做人的道理。许多家长认为有些课外书表面上看好像对学习帮助不大,所以控制孩子看书的范围。我却不这么认为,我曾经对我的孩子说过:“哪怕是一则小笑话,都有它的寓意,看书不能只看表面的故事情节,通过读一本书,你从中体会到什么、学到些什么。它的中心、寓意、情感,才应该是我们看书的目的和方向。”
孩子爱看书取得的优势很快体现出来。上学前班时由于孩子认得字有限,考试时都是老师念一题学生做一题,而我家的孩子完全可以独立完成考卷,而且成绩也很优秀,直到现在,孩子已经四年级了,学习成绩一直很好。爱看书的特点一直没变,我家的阳台,就是他的书房,由于从此小喜爱看书,前几年装修新家时,特意在阳台靠墙的一面搭载了一个书柜,上面可以摆放书籍,下面则是书桌。关起门来,他可以不受外界的影响,尽情的徜徉在书的海洋里。一有时间,我也会和孩子一起阅读,一起探讨故事中的情节。
让我们少买一件新衣服,少抽一盒烟,为孩子多买一些书籍,让他们的“路”更畅通,让他们明天的生活更加灿烂多姿!
推荐书目:《给孩子自由》《孔子传》《向孩子学习》
推荐书目之一:《给孩子自由》
书的作者小巫。小巫是学教育学的、在海外工作生活过,老公是新西兰人,一个中西合璧的家庭。我想正是因为这样的背景给了她在对待孩子的问题上更为开阔的视野吧!
这是小巫继《让孩子做主》之后推出的新作,重点在于探讨1岁至14岁孩子教育的各个领域。作者根据西方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自身的实际经历以及咨询案例,详细解读儿童秩序感、道德感、情绪发展、大脑发育及学习过程等话题,在如何培养身心健康、独立智慧的儿童方面,提出了诸多精辟独到的见解。
在这本书中,我得到了许多启发:
1)首要幸福感。首要幸福感来自于父母无条件的接纳与爱。这一点我太认同了,真的,只有建立起首要幸福感的人,才能体会到真正的幸福,才能得到内心的宁静,不为外界所动,现在我们整天说调整心态,却不知如果我们能够给孩子足够的爱,孩子自然就能得到自信和安全。
2)孩子发脾气的处理方法。我们要有智慧去理解和分析孩子真正发脾气的原因,并且给予足够的尊重,孩子自己就能把气给消了。
3)中伤比暴-力还要厉害。这常常是我们中国父母最不注意的细节,我们常常这样:“你看哥哥,多乖!”;“你真笨!”,完全不顾及孩子的心灵感受。
摘录几段非常喜欢的书中的文字吧,算作重温。
1.成功者最最需要的,是一个永远理解、支持、鼓励他的妈妈。
2.纪律必须建立在自由的基础上。
3.孩子的独立性,不是能够刻意“培养”出来的,而是他自己要准备好了,愿意接受独立时,才行。
4.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依次建立两个幸福感/快乐源泉:“首要幸福感”和“次要幸福感”。首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对父母对自己的爱的完全确证,这个幸福感的完全建立,是在3岁左右。次要幸福感,指的是孩子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的快乐:搭积木、过家家、拉小提琴、玩篮球等等。
首要幸福感不牢固的孩子/成人,次要幸福感也很难健全。他们内心的快乐,过度依赖于外在的“成就”。如果顺利,就特别高兴。如果不顺,就特别感到挫折。这样的人,精神不独立,对人、物、事的依赖性特别强。
5.“不必要的帮助就是对儿童的压制。”
6.当孩子探索世界时,也是他最聚精会神的时刻,成年人过多的干涉会破坏孩子的专注。往往那些上学后不专注的孩子、有所谓“多动症”的孩子,追溯其成长史,都有家长干涉过多、限制过多的痕迹。
7.儿童的思维和行动是一体的,抑制儿童的活动,等于抑制了他们的思维和成长。
8.应该把“听话”这两个字从词汇中永远地去除掉,因为这两个字对孩子来说毫无意义,只能表露你的无能。他为什么要听你的话?仅仅因为你是大人?你要跟他讲道理,而不是用“听话”这样软弱无力的词语来约束他。
9.当必须对孩子说“不可以”的时候,我建议妈妈们不要站着、居高临下地勒令孩子,而是蹲下身来,搂住孩子,亲吻他,温柔地告诉他,这样做“不可以,因为......”
10.行动的自由,导致思维的自由,最终导致行为的自由自主。
11.让孩子玩耍是主要的,衣服和手脏不脏是次要的。
12.父母在幼小的孩子的心目中,是完美无缺的,是要拼命效仿的榜样。他们像小海绵一样,吸收着我们的一言一行。
13.过早受到家长压力的儿童存在弊端,更加理智的做法是等待孩子自己想学习的时候再教,那样会更加容易。
14.这些超级宝宝们没有得到正常儿童所需要的经历:一个无忧无虑、快乐自在的童年。这样的缺失会影响他们成年后的成长。
15.无论事态如何严重,父母如何生气,对待孩子的态度一定要平和冷静,最有效的批评就是这样简单的一句话:“妈妈爱你,但是妈妈不喜欢你刚才的行为。”任何斥责,对于孩子都是一种语言暴-力,其损伤性绝不亚于伸出巴掌扇孩子耳光。
16.没有强烈的爱心和牺牲精神的父母很难说有带孩子的真正权利。
以上是我从书中所体会到的,并向大家推荐。不足之处望大家批评指正!
推荐书目之二:《孔子传》 孔子,我国古代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他的教育理念和思想影响了中华文明两千多年.时至今日,孔子的思想和教育理念仍有其积极的现实意义.一直以来,我们对孔子并不陌生,今年利用假期时间又认真地读了《孔子传》.读了以后,我向大家推荐此书,并有以下一些心得. 同学们,让我们一起走进书中,一起去了解我国伟大的大教育家和思想家,我们的先辈——孔子,一起去向他们学习吧!
推荐书目之三:《向孩子学习》 《向孩子学习》是一本看似平淡的小书,以大量的事实,向我们描述了“惊心动魄”变化:人高马大的父母在小孩子的指点下“怯生生”地打开电脑、移动鼠标,或教师、新闻记者、节目主持人被小孩子问得“一愣一愣”的……《向孩子学习》是本亲子教育系列的书,我读了之后,感受颇深。 |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