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荐书)合江小学罗书霞

发布时间:2016-06-06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851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我们家小孩子对于阅读比较感兴趣。小的时候她喜欢插画多的小图书,因为小图书趣味性强又有吸引力。等到大一点上学后,我们根据老师的推荐给她订了《红领巾》、《时代教育》、《课堂内外》等寓教于乐的期刊。每一期新到的杂志,他准会在放学后第一时间就一口气读完。然后把里面有趣的笑话、故事,新奇的事物或读或讲给我听。过一会,又不厌其烦地跑去讲给他爸爸听。我也就经常抽空坐下来陪她一起看,然后和她一起不停地感叹:哇,原来万年冰川溶洞是这样形成的;哇,原来嘴唇花如此娇艳;哇,原来熬骨头汤加两滴醋更有利钙的吸收……原来还有那么多我们大人闻所未闻的奇景趣事,生活百科。哇,原来是这样!哇……

    后来,她经常自己到学校图书室借了书带回家看。读得津津有味。学校安装了电子读书仪器,她更是开心得不得了。她还经常和同学们交换自己的书看。有时候,还会去翻翻上高中的哥哥的旧书。

我们都为她喜爱阅读而深感欣慰。

    我们一家四口经常在周末的晚饭后会走很远的路去散步。在这个过程中,孩子最喜欢玩的游戏就是“成语接龙”。有时候也玩猜书名,猜电影,猜歌曲猜地名接龙等等。当然,往往都是她答不上来,甚至经常被我们抢答,然后被我们假装“嘲笑”。这个时候,她往往会很懊恼,很沮丧,甚至很气愤地说“不玩了”。我们便会心平气和地告诉她,以你现在的知识阅历,你当然不知道啦。你只有多读书,才能拓宽自己的视野,丰富自己的内心。

    随着电子产品的普及,孩子们都迷上了网络游戏和手机游戏。书,也早已不在仅仅局限于书架上那些“大部头”了。有段时间,给她在手机上下载了一款看图猜成语的游戏。她经常玩不过了来求助我,我便看也不看便将答案告诉她。她对我那种高山仰止的佩服和崇拜,让我自己都不禁在心里小小地得意起来。后来会得多了,她便找了一帮小朋友来玩,在小朋友面前显摆。常常将我的手机玩到没电。

    读书给我们这个家庭增添了快乐和趣味。让孩子学习变得更快乐,知道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去探求知识,去掌握知识,进而更能感受读书的乐趣。和孩子一起读书也让我们父母自己在与孩子一起学习的过程中成长与进步,孩子的书籍让我们回味美好的童年,保持一颗永远不老的童心。

推荐书目: 《我们仨》、《做个快乐的少年人》、《撒哈拉的故事》

推荐书籍1:《我们仨》

   “我们曾如此渴望命运的波澜,到最后才发现,人生最曼妙的风景,竟是内心的淡定与从容。我们曾如此期盼外界的认可,到最后才知道,世界是自己的,与他人毫无关系。”

百岁才女杨绛先生走了!一个“面对周遭的苦难,内心强大的像海洋”,一人被自己的丈夫赞为“最贤的妻,最才的女”,一个在百岁高龄仍能达到创作高峰的奇女子,如愿“回家了”。

孩子当然无法理解前面那段话,就是我们,又何尝能够真正透彻感悟呢?可我却真心想让孩子看看先生的书。虽然她年纪尚小,未必能一一读懂,但是,读过的书,终究会在一个人生命里的。

    今天给大家推荐先生92岁时所写的《我们仨》这样一本关于家,关于家人,关于爱的书。全书分为三个部分,分别为我们都老了,我们仨走散了和我一个人思念我们仨,最后还有三个附录,是病重的女儿阿圆给爸爸和妈妈的信,还有她未完成的《我们仨》以及给爸爸画像。这是一个寻寻觅觅的“万里长梦”。在这个“万里长梦”里,杨绛先生先后失去了女儿和丈夫。这本书,用简洁的语言,以平凡的家庭为背景,用平凡的家庭琐事,将几十年来一家人日常生活中的点点滴滴,娓娓道来。她们经历战火、疾病、政治运动、生离死别。他们相守相助,相聚相失。书中处处洋溢着对丈夫、对女儿的思念,字里行间都透着浓浓的亲情。读下来会让人心里有股暧流涓涓流动,却又不得不为先生深深的伤痛、淡淡的悲哀而心酸不已。

    在这本书里,先生写到女儿和丈夫最后的岁月,写到死。谁不惧怕生离死别?谁忍心失去最亲最爱的人?我们都不愿,可是,生下来的那一刻就注定有一天会死去。孩子还小,可我还是想让她知道,分离和死亡的存在。生命的终结,是每一个人都无法逃避的。

    《我们仨》讲述的不仅仅是杨绛先生和钱老还有女儿之间相爱、相聚最后相失的故事,也是无数个家庭相似的幸福和不幸。人间没有永远,我们能紧紧抓住的只有当下这一刻。在平凡的日子里,珍惜当下,珍惜所有我们爱和爱我们的亲人和朋友。——“吸取生命中所有的精华,把非生命的一切都击溃。以免当我生命终结,我发现自己从来没有活过”。

推荐书籍2:《撒哈拉的故事》

    鲁豫在她的一本自传书中有一篇关于她崇拜三毛的文章,她说她在读书时期就看过了三毛的《撒哈拉的故事》,从此,三毛好像就成为了她心中的一个神。我也在读书时期就差不多看过了三毛的全部作品。这个貌不惊人的女子,拒绝联考,逃学,退学,游学,跟大胡子结婚,去沙漠。她喜欢多彩的生活,短短的半生,漂流到很多个国家,高度文明的社会,异国情调,大漠风情……有几个人敢这么随性这么洒脱?只有三毛,她是一个像空气一样自由的人。在她的眼里,一切自由的东西和实物便是美好的、诗意的。

    她的文章,语言自然、清新、朴素,却又那么洋洋洒洒,哭她想哭的,笑她想笑的,仿佛没有中心思想似的,却让你身临其境。让你不由得陪着她哭,陪着她笑。柔弱漂亮的文字后面,却又是一颗坚强执著,用生命看世界的心。

    因为我的孩子是女儿,所以我想让她看看三毛的书。比如《撒哈拉的故事》。《撒哈拉的故事》用眼下时新的说法,应该就是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荒芜寂寥的撒哈拉大沙漠,简单的行囊,充满了新奇与冒险,浪漫的异域风情。当然,也少不了封闭、荒凉与贫瘠。《哭泣的骆驼》、《娃娃新娘》、《荒山之夜》、《沙漠中的饭店》...... 她把蚂蚁上树的粉丝逗趣的说是钓鱼的尼龙线,她把美味的猪肉干调皮的说是治病的润喉片,日本式的寿司也被她夸张的说是写字的复印纸……一个一个有趣的小故事读下来,无一例外地让你能感受到作者对于自然,对于生活的热爱,以及她与荷西之间浓浓的爱意。在撒哈拉这样荒僻落后而贫瘠的大漠,自然的生命形态,自然的生活方式,自然的民风民情,都是文明的、自由的。原始的生命、沙漠的居民都一样欣欣向荣的生长着,没有一丝挣扎,他们在此地生老病死都是如此自然的事,每个人都可以波澜不惊。这些自由自在不受世事纷扰的人和事,在三毛的解释里,便是精神的文明,灵魂的自由。

    “生命的过程,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我都得尝尝是什么滋味,才不枉来走一遭!”

我们爱三毛,因为她跟着心走。她的经历就是一部精彩的故事。生活是什么?生活不就是自身的经历和体验本身吗?用我们的脚走出我们的个性,心是我们的罗盘。

致我亲爱的女儿。

推荐书籍3:《做个快乐的少年人》

    很多家长认为,现在的孩子就像在蜜罐里长大的,要什么有什么,吃穿用样样好,一家几代人整天围着嘘寒问暖,还会不快乐吗?可事实上,感觉自己不开心的孩子似乎并不在少数。甚至不少孩子脸上有着与年龄不符的忧郁。现在的很多孩子,从踏进幼儿园的那天起,就在为各种特长班、等级证书、成绩,名次,名校而焦头烂额。除了应试教育剥夺了他们一部分自由玩耍的快乐时光以外,家庭教育的失当也使一些孩子快乐不起来。回想自己无拘无束无忧无虑的少年时代,再看看现在的孩子,真心觉得他们其实很不容易。 随着社会的发展,社会压力也在随之加大,孩子在学习、生活中常常会遇到各种压力各种问题,如果没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健全的人格,很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

    《做个快乐的少年人》作者安德鲁•马修斯 ,是澳大利亚畅销书作家、漫画家、国际级演说家。以传染快乐著称。是许多企业领导及学校孩子们的心理导师。他的演讲轻松活泼,激励人们乐观向上。而这本书以少年们的想法与感悟为切入点 ,形象的举例让孩子们理解起来毫无障碍。通过妙趣横生的插图和幽默精辟的论述引导孩子们学会理解、宽容,帮助他们用乐观的心态学习、生活。解答他们关于诸如“为什么要学习”、 “为什么父母的言行那样蛮不讲理”、“如果你讨厌你的父母”、“怎样和家人相处”、“怎样才会喜欢自己”等疑问。

    书中还对一些不良社会现象诸如毒品、暴力进行剖析,提醒孩子们警惕和远离。并且书中所提到的有教育意义、发人深省的故事全部为真人真事。

 

    全书语言诙谐幽默、轻松流畅,把复杂的道理只用简明易懂的话娓娓道来,像是良师益友与你谈心,字里行间充满了关心和爱护。读到哪里都会引起共鸣。

    在我们努力营造健康的生活与学习环境的同时,更应该提高孩子寻找快乐的能力。乐观的心态与开朗的性格不失为一笔宝贵的财富! 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帮助孩子们看清生活与学习中的困难,更好的为孩子提供自我帮助、自我解救的方法,力争做个快乐的少年人!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