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荐书)华阳幼儿园谢丽艳
发布时间:2016-06-17来源: 作者:浏览量:1229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要天天看书,终生以书为友,这是一天也不能断流的潺潺小溪,它充实着思想。”书籍是人类宝贵的精神财富,是经验教训的结晶,是走向未来的基石,更是人生奋斗的航灯,是文化传承的通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工作10余年,我始终坚守“要做教书人,必须先做读书人”的人生信念。我根据自身的教育教学实践和专业成长的需要,制定详细且符合实际的个人读书计划,合理规划阅读时间,阅读书籍,利用休息时间,涉略不同领域书籍,并将此过程中的丝丝感悟及时记录,让专业书籍养自身正气,让业余书籍养自身灵气。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收获了丰厚的果实,我的多篇论文获得市、区等级奖;良好的阅读习惯,也让我收获了开朗、乐观、健谈的良好个性;良好的阅读习惯,让我在书中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 作为幼儿教师,我们面对的是祖国未来的栋梁,使每个孩子个性发展、快乐成长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与义务。有人曾说:“教给学生一杯水,教师应该有一桶水。”然而,现实中的我们知道的东西太少,要学的东西却是太多太多。我利用闲暇时间认真研读《给教师的建议》、《好妈妈胜过好老师》、《如何做好家长工作》等书籍,将从书籍中获得的经验运用到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运用到班级的日常管理中,运用到家长工作中,不仅为教育教学找到了经验借鉴,还为家园共育提供了经验支撑,让孩子们更加和谐成长,让家园共育的氛围更加和谐,教育合力更加一致。 授人以渔不如授人以渔,在日常教学工作中,我还注重将书香融入到孩子在园的一日生活,孩子们在自主阅读、同伴阅读等形式中享受阅读、悦读、越读的快乐,让阅读伴随孩子成长的点点滴滴。如:在幼儿园开展“我是故事大王、阅读小明星”等活动;在家园间开展“亲子共读、书声琅琅、我家的书房故事”等活动,让阅读时时相随孩子左右,让悦读充分渗透家园间,让越读成为孩子、家长、教师生活的增味剂,成长的催化剂。 读书,让我感到心与心的沟通,是零距离的接触,是知已,是志同道合的好伙伴!我已在阅读的道路上慢慢收获,慢慢成长。愚人不才,笨鸟先飞,我愿将我满腔的读书情潮洒向每一个角落,让书香沁润你我心灵,让阅读伴随你我成长! 推荐书目:《给教师的建议》《孩子,你慢慢来》《做最好的父母》 推荐书籍1:《给教师的建议》 苏霍姆林斯基是一位具有30多年教育实践经验的教育理论家。在《给教师的建议》一书中,用生动的案例,委婉的“建议”与读者进行心与心的交流,使读者倍感亲切,深受启发。 书中每一条建议讲述一个问题,不仅有生动的案例,还有独特的分析,帮助读者开阔眼界,提高水平。读这本书时,仿佛有种和苏大师面对面交流的感觉,而读过这本书之后,又有种寻寻觅觅中豁然开朗的感觉。 推荐书籍2:《孩子,你慢慢来》 本书作者为龙应台,她的作品基本都是铁骨铮铮,有着女权主义意识,针砭时弊的。而这本书,有的只是讲述,或者是记录自己作为母亲,和两个孩子一起成长的经历。 书中,作者用淡雅的文字记录下自己和孩子一起那些看似琐碎、不经意的细节,表达自己对于孩子们的爱和期盼。她认为每个孩子都是闪联个人纯真的,要把孩子当成“独立的个体”来对待,不主张消灭孩子的天性来强迫孩子,成人应用平等的身份对待孩子。 通过读这本书,能让读者深深感觉“慢慢来,也未尝不是件好事”。每个孩子都应珍惜他们的童年,都应学会独立自主,慢慢成长为参天大树。因为并不是跑得早就一定能坚持到底,最先冲到终点,慢慢起步,也可能是后来者居上。 推荐书籍3:《做最好的父母》 “父母”二字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让我们像所有的父母一样期望自己是最好的父母,竭尽自己所能,将孩子培养、教育成人、成才。 在《做最好的父母》一书中,让我找到了教养孩子的有效方法和策略。书中向我们介绍了,父母只要稍加用心,借助一些小技巧就能帮助孩子自然而然地养成良好地生活和学习习惯,让孩子在温馨的家庭氛围和融洽的亲子关系得到发展和成长。 人们常说:“家庭是人生的第一课堂,父母是人生的第一任老师”。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是不可估量的。读过这本书后,让我认识到父母在教育孩子这条路上扮演的重要角色,也让我学会了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培养孩子。做最好的父母,培养与众不同的孩子。 |
责任编辑:刘翰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