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荐书)合江小学秦倩芸
发布时间:2016-06-06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1106
2015年9月参加工作至今,抽空阅读了不少书籍。《教育学》、《教育心理学》、《教育法学》、《教育职业道德》、《朗读手册》、《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摆渡人》、《活着》、《追风筝的人》等等书籍,阅读不同的书感悟不一样的视野。其实读书有很多好处,就等有心人去慢慢发现。书可以让你的生活过得更充实,学习到不同的东西,感受世界的不同。读书养性,读书可以陶冶自己的性情,使自己温文尔雅,具有书卷气;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多读书可以提高写作能力,写文章就才思敏捷;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读书可以提高理解能力,只要熟读深思,你就可以知道其中的道理了;读书可以使自己的知识得到积累,君子学以聚之。高尔基曾说:“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的确,看一本好书就像在和一个高尚的人谈话,书在每个地方,每个时代都有着重要的地位,包含着无穷无尽的知识。 教学工作是学校各项工作的中心,也是检验一个教师工作优劣的关键。作为学校的美术教师,我积极参加了新课程培训、教师职业技能培训和教师提高培训等,抓住一切培训机会,不断为自己充电,提高自身素质和业务能力,及时将培训所得知识与同事交流,第一时间用于教学实践中,为培养社会合格人才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实际工作中,主动向老教师学习,虚心接受别人意见和建议,并经常主动地去听其他老师的课,从中汲取长处,常和同事探讨教育教学方法,研究和不断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新形势下的教育对教师有了更高的要求,充分运用所学专业知识,制作课件,优化了课堂教学结构,提高了教学质量,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充分利用课余时间钻研课标和课程,把握课堂的重点和难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了解学生实际,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做到心中有学生,胸中有教法,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准确无误,既注重了知识的传授,又注重学生能力的培养,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学习兴趣,让学生愉快地学习,健康地成长。 在坚持抓好新课程理念学习和应用的同时,我积极阅读,并鼓励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迎着全校掀起的“让读书成为习惯 让书香溢满校园”的读书热潮,坚持每日都阅读的好习惯。 推荐书目: 《亲爱的安德烈》、《孩子你慢慢来》、《朗读手册》 《亲爱的安德烈》一书主要是作者龙应台和他的儿子安德烈之间的36封书信,其中也穿插了不少读者的来信及他们对此的回信。这些书信最初的愿望是龙应台想借此走入十八岁儿子的内心世界,因为她发现,她和儿子几乎已经无话可说。那个曾让她拥抱,让她亲吻,让她牵手,让她牵肠挂肚、头发有点汗味的小男孩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那个冷冷的看着她,爱她却不喜欢她的安德烈。她无法忍受和儿子成为了这样有爱,但却彼此不认识不了解不喜欢的人。龙应台和安德烈两母子以书信的交流方式,试图接触、了解彼此的生活、世界和心灵,两人在信中除了交谈家事外,还就价值观念、文化品味、东西方文化差异、政治时事、城市文化等等交流了各自看法。 从书信中可以看到,像大多数父母和自己青少年时期的孩子一样,龙应台和安德烈之间也存在着一定的代沟和阻隔,而横在他们之间的这堵无形的墙主要是由于价值观念和年龄的差异造成的,安德烈代言的是二十岁左右的青少年,而龙应台则代表着五十岁上下的父母辈。不过,可贵的是,龙应台和安德烈并没有让他们之间的代沟越拓越宽,而是以书信的方式坦诚交流,相互了解和包容。龙应台由此进入了一个二十岁少年内心的情感世界,而安德烈也第一次真正认识了自己的母亲。“我知道他爱我,但是,爱,不等于喜欢,爱,不等于认识。爱,其实是很多不喜欢、不认识、不沟通的借口。因为有爱,所以正常的沟通彷佛可以不必了。不,我不要掉进这个陷阱。我失去了小男孩安安没有关系,但是我可以认识成熟的安德烈。我要认识这个人,我要认识这个十八岁的人。”虽然心中有爱,但是爱,冻结在经年累月的沉默里,好像藏着一个疼痛的伤口,没有纱布可绑。多少父母和儿女同处一室却无话可谈,他们深爱彼此却互不相识,他们向往接触却找不到桥梁,渴望表达却没有语言。所谓父母,就是那不断对着背影既欣喜又悲伤,想追回拥抱又不敢声张的人。我在这本书中感受到了两代人之间的隔阂和鸿沟,也感受到了父母了解和认识自己子女的渴望,更感受到了父母对于子女不离不弃的、贯穿始终的爱。 《亲爱的安德烈》后让我深思,这本书不仅让我想到作为子女如何来面对父母的爱,而且指导我如何面对每天在学校里的学生。每个学生就是一本书,是作为老师一日就得不断翻阅的书,而且是永远不会重复的书。这些书读得好不好,就看做老师的爱心、智慧及艺术了。好的老师应该是一名好的读者,龙应台告诉我们,认识一个十八岁的人,你得从头学起,你得放空自己。那么对我们来说,认识一群性格各异的孩子们,我们该怎么办呢?我们首先得蹲下来,而且得将自己杯子中的水倒掉,只有倒空我们自己,才能有空间去倾听他们的想法。 书中有许多耐人寻味值得思考的段落:“孩子,我要求你读书用功,不是因为我要你跟别人比成绩,而是因为,我希望你将来会拥有选择的权利,选择有意义、有时间的工作,而不是被迫谋生。当你的工作在你心中有意义,你就有成就感。当你的工作给你时间,不剥夺你的生活,你就有尊严。成就感和尊严,给你快乐。”“生活是抑郁的,人生是浪费的,可如果拉长来看,却是在抑郁中逐渐成熟,在浪费中逐渐累积能量。因为,经验过压迫的人更认识自由的脆弱,更珍惜自由的难得。”“人生中一个决定牵动另一个决定,一个偶然注定另一个偶然,因此偶然从来不是偶然,一条路势必走向下一条路,回不了头。” 在这本书中让我看到了两个字用心,用心去做一件事情,用心去体会,用心去发现,就会有很多意外的收获。
|
责任编辑:四川教育新闻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