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汉县名师工作室赴土黄中学开展结对帮扶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12来源:宣汉县土黄中学 作者:浏览量:2444
秋意渐浓,教研正酣。2025年10月10日,宣汉县中学语文、数学名师工作室奔赴土黄中学,开展了一场主题鲜明、内容扎实的“送教下乡·结对帮扶”教研活动。此次活动通过示范课展示、同课异构、评课议课、微培训等多种形式,为城乡教师搭建了深度交流的平台,有效促进了区域教育的优质均衡发展。 清晨八点,土黄中学校园内洋溢着热烈的教研氛围。土黄中学校长杨明忠早早来到活动现场,亲自督导活动筹备工作,确保每个环节有序推进。签到处的教师们精神饱满,对即将开始的学习交流充满期待。 八点二十分,启动仪式准时开始。土黄中学党委书记张育科代表学校致欢迎辞。他热情洋溢地表示:“名师送教活动是一场及时雨,为我们农村学校带来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我们期待通过这样的深度交流,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升教育教学质量。”简短而隆重的启动仪式,为全天的教研活动拉开了序幕。 八点五十分,数学专场活动率先开展。宣汉中学孙嘉纱老师在高一(2)班执教《线面垂直》示范课。孙老师以精湛的教学技艺,通过生活实例引入概念,运用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线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她的教学设计环环相扣,既注重知识的系统性,又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充分展现了名师的教学智慧。 十点整,土黄中学张久生老师在高二(6)班呈现了同一课题的研讨课。张老师立足学生实际,注重基础知识的夯实,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线面垂直的性质与应用。两节同课异构的课堂,展现了不同的教学风格和教学策略,为观课教师提供了宝贵的比较研究素材。 随后的评课议课环节更是精彩纷呈。在宣汉县中学数学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李海燕的组织下,与会教师围绕两节课的教学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设计、教学效果达成等方面展开深入研讨。孙嘉纱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设计理念:“数学教学要注重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通过直观感知、操作确认的方式帮助学生建立几何直观。”张久生老师则谈到了教学中的收获与反思:“这次同课异构让我看到了教学设计的多种可能性,对今后的教学改进很有启发。” 下午的微培训环节,于小宣和孙嘉纱两位老师以结合具体案例,分享了在新课标背景下优化课堂教学的策略与方法。培训内容既有理论高度,又具有实践指导意义,现场互动热烈,思想的火花在不断碰撞中迸发。 活动最后,李海燕老师对数学专场进行总结点评。他们充分肯定了此次活动的成效,并指出:“同课异构不仅让我们看到了教学艺术的多样性,更促进了教师对教学本质的深入思考。” 与此同时,语文专场的活动也同样精彩。宣汉中学王晓英老师在高一(13)班执教《乘易安之舟,悟骚客之思》示范课。王老师以李清照诗词为载体,通过细腻的文本解读和深情的朗诵指导,带领学生走进词人的内心世界。她巧妙设计学习任务群,引导学生在品读中感悟,在比较中思辨,展现了深厚的文学素养和教学功力。 十点整,土黄中学刘冲老师在高一(7)班执教《梦吟天姥吟留别》研讨课。刘老师以“梦”为切入点,通过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引导学生解读李白诗歌的浪漫主义特色。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参与积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 评课议课环节特别邀请了宣汉教研室主任马娟,以及张志均,汤雪莲等专家进行主评。与会教师就两节课的教学设计、课堂实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交流。王晓英老师分享了自己的教学思考:“古诗词教学要注重情境创设,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实践活动中提升审美鉴赏能力。”刘冲老师则表示:“这次活动让我对任务群教学有了更深地理解,也看到了自己教学中需要改进的地方。” 下午的微培训中,土黄中学肖红梅老师分享了将地方特色文化融入语文教学的具体实践。她展示的学生采风作品、地方传说整理等教学成果,让在场教师深受启发。 教研室领导在总结点评中指出:“语文教学要扎根生活,既要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也要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今天的活动让我们看到了语文教学的深度与广度。” 夕阳西下,为期一天的活动在收获与感动中落下帷幕。土黄中学的教师们纷纷表示,这样的送教活动实在、管用、解渴。参与活动的教师说:“同课异构让我们看到了同一内容的不同教学路径,这对我们优化课堂教学很有启发。”另一位教师感慨:“名师们的课堂让我明白了什么是真正的以生为本,什么是深度教学。” 此次送教下乡活动,不仅带来了先进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更搭建了城乡教师友谊的桥梁。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心与心的沟通,实现了教育智慧的共享,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 宣汉县名师工作室负责人表示,将以此次活动为起点,建立长效帮扶机制,通过定期送教、网络教研等多种形式,持续推动城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相信在教育的田野上,这样的携手必将绽放出更加绚烂的花朵,为宣汉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
责任编辑:归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