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揉了下眼睛!娃当晚竟然高热不退

发布时间:2025-10-17来源:成都教育发布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2138

最近不少家长发现,幼儿园里请假的小朋友变多了——不是发烧就是手脚长疹子,大概率是手足口病“找上门”了!

这种病毒,藏在玩具、飞沫,甚至娃的小脏手里,稍不注意就可能让娃遭罪。别焦虑!今天就给大家整理了一份超实用的“护娃攻略”!

手足口病是个啥子来头?

手足口病是一种常见的急性传染病,5岁以下的娃儿是它的主要目标。典型症状就是手、足、口、臀部等位置出现溃疡、水疱样或红色斑丘样皮疹,常伴有发热、食欲不振等。但家长们也不用过于担心,绝大多数娃儿症状较轻,一周左右就能满血复活!

病毒是怎么传播的?

这个病毒是个“隐藏高手”,主要通过三种方式“使坏”:

📌粪口途径

接触了患者的鼻涕、唾液、疱疹液、粪便等。

📌呼吸道传播

吸入患者咳嗽、打喷嚏“喷出”的飞沫。

📌接触传播

娃儿摸了被病毒污染的玩具、毛巾、门把手等物品后,再吃手、揉眼睛,也会中招。

防身秘籍“三板斧”

📌洗手要认真

这是性价比最高的“杀手锏”!饭前便后、出门回家,都要用“七步洗手法”,搓满20秒,流水冲干净!病毒见了都摇头。

📌玩具餐具,定期“洗个澡”

娃儿的餐具要煮沸消毒,玩具、门把手等经常接触的物品要定期用含氯消毒剂擦拭。

📌人多的地方,少去“打堆堆”

流行季节,商场、游乐场这些密闭空间,娃儿们能不去就不去。

📌疫苗护体,远离重症

接种EV-71灭活疫苗,能有效预防由EV-71病毒引起的重症手足口病,是娃儿的“防弹衣”,建议在12月龄前完成全程接种,安全感拉满!

万一中招咋个办?

莫慌!大部分在家护理就能好:

❤️在家休养,莫乱跑

立即告知学校,让娃儿在家休息,避免传染他人,在治愈或隔离期满后再回学校。

❤️精心护理

饮食要清淡、易消化,比如凉一点的粥、酸奶。多喝水,做好口腔卫生。

❤️对症退热

如果发烧导致不适,可遵医嘱服用退烧药。

出现这些信号,立即去医院!

虽然重症很少,但家长必须警惕。

如果娃儿出现:

📍持续高热不退(体温超过39℃)。

📍精神差、嗜睡、烦躁、呕吐。

📍呼吸增快或节律不整。

📍四肢抖动无力、出冷汗、皮肤发花。

请不要犹豫,立即送娃儿去医院!

总之,面对手足口病,咱们战略上要藐视它,战术上要重视它。记住“勤洗手、勤消毒、打疫苗、早发现”这四大法宝,就能为娃儿筑起一道坚实的健康防线!

责任编辑:陈旭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