剪纸、傩戏……青苏职中才育未来

发布时间:2025-11-05来源: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 作者:李林 通讯员 冷希乐浏览量:2125

2025年10月,由成都市教育局、成都市文化广电旅游局主办,成都市教师共享中心、成都画院(成都市美术馆)承办的2025年“美育天府·百名艺术家美誉浸润行动”走进四川省成都市青苏职业中专学校(以下简称:青苏职中)。本次活动全程围绕“贴合专业、赋能成长”的目标,紧扣青苏职中专业教学特色,为2024级幼儿保育、动漫游戏设计两个专业班级量身定制特色艺术课程,既有效丰富了学生学习体验,也实现了艺术资源与学生需求的精准对接,切实为专业教学助力。

20251029“美育天府•百名艺术艺术家美誉浸润行动”走进青苏职中 (1).png

10月23日,“纸间万象”剪纸艺术课率先开课。本次课程特邀成都市金牛区融媒体中心资深记者、成都市道德模范、金牛区非物质文化遗产剪纸传承人冷冰担任主讲。结合幼儿保育专业学生的未来职业方向,冷冰从剪纸的历史文化渊源与民俗内涵入手,重点解读其在幼儿艺术启蒙教育中的应用价值,既用生动案例展现剪纸文化魅力,也结合幼儿教学场景分享实用剪纸教学思路。课堂上,冷冰现场演示剪刻技巧,细致拆解对称纹样、吉祥图案的创作逻辑,并带领学生动手制作简易剪纸作品。学生们积极参与互动,在实践中不仅掌握了基础剪纸技能,更深刻理解了非遗传承意义,为今后将艺术元素融入幼儿教学积累了实践素材,有效衔接了专业学习与职业能力培养。

20251029“美育天府•百名艺术艺术家美誉浸润行动”走进青苏职中 (4).png

10月29日,“傩面千相”傩戏面具艺术课程顺利举办,由四川当代油画院专职画家、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杨鹏主讲,紧密结合动漫游戏设计专业对创意与文化内涵的双重需求。杨鹏先系统梳理傩戏文化的起源与发展脉络,重点解析傩戏面具的造型结构、色彩象征意义及背后的地域文化故事,帮助学生深入理解传统艺术的审美价值,随后进一步引导学生探索传统与现代的融合路径,通过对比傩戏面具与动漫角色设计在造型夸张手法、情感表达方式上的共通点,启发学生将傩戏元素融入专业创作;在讲师指导下,学生们积极发散思路,尝试绘制融入傩戏元素的动漫角色草图,课程不仅拓宽了学生的创作视野,更让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专业设计的灵感源泉。

20251029“美育天府•百名艺术艺术家美誉浸润行动”走进青苏职中 (5).png

本次“美育天府•百名艺术家美誉浸润行动”,通过优质艺术资源与校园教育的深度融合,既为学生带来生动的艺术课程,促进优秀传统文化与专业学习的融合,提升同学们审美素养与实践能力;也以手工、展演构建“可观、可触、可参与”的文化体验场景,强化同学们对非遗的认同感与自豪感,为馆校合作深化公共文化服务、传播优秀传统文化提供了有益实践。

20251029“美育天府•百名艺术艺术家美誉浸润行动”走进青苏职中 (7).JPG

未来,学校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与文化单位的合作,引进更多贴合专业特色的艺术资源,探索美育与专业教学协同发展的长效机制。同时,进一步搭建“非遗与青少年对话”平台,推动优秀传统文化“走出课本、走进校园、走进心灵”,助力学生成长为兼具专业素养、文化底蕴与创新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持久活力。(李林 通讯员 冷希乐)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