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九成受访大学生认同更大的课堂在祖国大地上

发布时间:2025-08-07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王志伟浏览量:2395

参与实地调研,开展支教服务,进入企业实习……这个夏天,不少大学生选择用社会实践作为暑假的打开方式。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wenjuan.com)发布的一项有1000名大学生参与的调查显示,82.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收获大。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53.7%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能增长见识,加深对社会民生的了解,50.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能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87.8%的受访大学生认同,更大的课堂是在祖国的大地上。

W020250807220299215251.jpg

受访者中,在读专科生占18.1%,在读本科生占70.8%,在读硕博研究生占11.1%。

大学生积极投身社会实践

今年7月份,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数字媒体技术专业的白琪瑶随团队来到了陕西省渭南市白水县,对苹果产业进行调研。在出发前,白琪瑶和团队成员搜集了白水苹果的信息,比如品种、种植技术、口感评价等,到了实地后,通过深入田地、试验站和苹果加工企业,与苹果种植户、研究员、企业家深入交流,她对当地的苹果产业有了更加丰富立体的认识。“我们希望用镜头展现白水苹果的特色和价值,以短视频的形式将白水苹果推广出去。”

“这已经是我带学生参加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的第七个年头了。”陕西职业技术学院的指导老师吉珍霞介绍,每年暑假,学校都会组织动员学生开展社会实践,鼓励学生到基层“见社会”。“今年我们受到白水县农业农村局的邀请,到当地调研苹果产业发展情况,鼓励学生发挥数字媒体技术和动漫制作技术的专业优势,教授农户短视频拍摄及剪辑技巧,也结合专业特长,创作相关短视频、科普漫画,进行文创设计,为白水苹果宣传贡献力量。”

在浙江省丽水市庆元县五都小学,来自苏州大学音乐学院的吴佩怡和团队成员开启了支教活动。第一次担任教学任务,她感到责任重大。“来之前我就开始备课了,设计了乐理课、合唱课等课程,希望能给孩子们带来一个丰富多彩的暑假。”

安徽一所高校的大二学生陈远选择利用暑期的时间到公司实习,“找工作时实习经历越来越重要了,如果能有多段有含金量的实习经验,在就业时会更有竞争力。”

大学生们都参与了哪些社会实践?调查显示,企业实习(38.3%)、社区服务(34.8%)、社会调研(34.6%)、志愿服务(33.9%)排在前列。其他还有:兼职工作(22.2%)、文化交流(21.1%)、支教活动(20.9%)、知识普及(19.3%)、创新创业(17.5%)、助农服务(9.4%)。

通过社会实践不仅能收获技能和经验,更能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

刚上完课的第一天,吴佩怡就忍不住哭了。“孩子们的求知欲很强,虽然他们可能还听不懂我讲的乐理知识,但当我带着他们合唱《少年中国说》时,他们认真投入的模样,让我深受感动。”经过多天相处,吴佩怡和孩子们已经“打成一片”,还有小朋友写小纸条夸赞她,这让她对授课内容更自信了。“现在我会根据学生的反应,灵活调整教学方式和内容,也学会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讲授专业知识,这对我来说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调查显示,82.0%的受访大学生认为参加暑期社会实践的收获大。

在调研中,与一位村支书的交谈让白琪瑶印象深刻。村支书介绍,村里许多青壮年外出务工,使得苹果种植面临劳动力不足的问题。“对这个问题,我们第一反应是吸引更多年轻人返乡,回到家乡创业,但村支书的一席话给我们上了一课——他说年轻人返乡不太现实,因为土地面积有限,只靠种苹果收益不乐观。他提出的想法是推广合作社,推动规模化种植,提升农户收入和种植积极性。”白琪瑶觉得这让她很受启发,“只有亲自到现场,深入调研,才能了解到真实的情况,更全面地认识社会民生和乡村发展。”

调查显示,87.8%的受访大学生认同,更大的课堂在祖国的大地上。对于参加社会实践的意义,受访大学生把增长见识,加深对社会民生的了解排在首位,获选率为53.7%,积累工作经验,提高就业竞争力(50.0%),打破“社交圈”,拓展人际关系(43.6%)分别排在第二、三位。

其他还有:学会与他人交流、合作等软技能(42.9%),提升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37.1%),巩固专业知识,打磨专业技能(34.6%),提高服务社会意识,增强责任感(32.1%),得到他人的认可,有获得感(17.4%),获得一定的经济收入(16.7%)。

“通过接触白水苹果产业的全链条,学生能直观理解‘乡村振兴’的复杂性,认识到农业不仅是传统劳作,更是融合科技、经济、文化的现代产业。”吉珍霞说,现在很多学生对农活、节气缺乏了解,到乡村与农户、返乡青年交流,能激发他们对土地和劳动的敬畏,沾染“泥土气”,增强社会责任感。

吉珍霞发现,许多学生通过参与社会实践有了很大的改变,有的学生本来比较内向,甚至不敢和陌生人打招呼,通过和老乡、司机沟通,逐渐打开了自己;有的学生习惯依赖他人,通过应对处理各类突发情况,锻炼了主动解决问题的能力。“通过社会实践,学生不仅能收获技能和经验,更能完成从‘学生’到‘社会人’的身份转变,这种成长远比一份证书或奖项更珍贵。”

声明:转载此文是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来源标注错误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权益,请作者持权属证明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及时更正、删除,谢谢。

责任编辑:毛逸舟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