巍巍学府 弦歌六五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喜迎建校65周年

发布时间:2016-10-31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网站编辑浏览量:2703

    四川教育新闻网成都10月31日讯(赖波 通讯员 刘晓阳)金秋十月,丹桂飘香,成都信息工程大学迎来了65周年华诞,学校以科技和精神为主打,开展了系列精彩纷呈的校庆活动。
这是一场科技的盛宴。校庆期间,以学术科技做主打,突显了“大力提高科学研究水平、全面提升服务社会能力”的主题。

    在校庆活动月期间,学校举办了多场学术论坛、研讨会,邀请到了十几位相关学科的院士、专家参与其中,增加了校庆活动的学术文化氛围,为全校师生接触和了解学术前沿提供了机会,为各领域提供了思想交流碰撞的舞台。中国工程院院士李言荣的《信息科技发展趋势和IT人才培养特点》专题报告指出,相比于综合性大学,行业特色型大学通识教育的加强更重要、更紧迫,为信息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建议。中国气象局许小峰副局长在《气象业务现代化发展进程与人才需求》的专题报告中,对学校在中国气象事业发展的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给予了高度肯定,强调:“成信大在发展气象卫星、多普勒雷达等先进的遥感探测系统等方面作出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各类学术论坛的开展既是对学校校庆的献礼,更是为建设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而做出的铺垫和努力。

 

    科技的吸引力也延伸到了社区和周边。主题为“我与成信有约”的学校第二届科技科普开放日,吸引到来自周边社区和学校百余名小学生及其家长到校参与,为广大青少年普及科学知识、培养科学兴趣,展示成信科技风貌。
    在大气观测场,小学生们近距离接触并了解了气象观测仪器的构造和作用,了解了气象要素采集过程。在气象实习台,小学生们感受了天气会商,了解到了气象工作者是如何进行天气预报。在环境科普基地,小学生们测试了水质的酸碱性、探寻了人工湿地的奥秘。在控制工程学院创新实验室展区,小学生们与NAO机器人对话、共舞,亲自操控智能小车,观看低空航模表演和花式航模表演,乘坐无人驾驶汽车,充分感受了智能生活。在“青少年创客空间”,小学生们使用黏土动手制作了自己喜爱的玩具……来自簇桥小学的家长和同学表示,成信大举办的科技科普开放日活动让他们了解了很多课本上没有的知识,并表示盼望着下次活动的开展。成信大借校庆之际继续开展这项活动是以“教育服务于人民,科技服务于社会”为目的,为地方经济和发展服务、为社会培养专业人才和创新创业人才、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服务的实际举措。

    这是一次精神的凝聚。风雨沧桑六五载,薪火相传育英才。虽不是“逢十逢百”,但借着校庆的契机,学校深入挖掘了65年创新发展中反映广大成信师生传承和发扬成信精神,开拓创新,追求卓越的感人故事,编辑成册,并通过网站、新媒体推送,触发了更多师生校友的美好回忆。其中《一个气象世家的成信记忆》讲述的是一家爷孙三代都毕业于成信大,并投身于气象事业,从最初爷爷受训的西南空军气象干部训练班,到爸爸就读的成都气象学院,再到孙女学习的成信院和成信大,他们见证了学校的历史变迁,诠释了一代又一代的成信学子用母校所赋予的精神,参与时代和历史之风云多变,书写祖国和社会之气象万千。“相约成信记忆”纪念合影活动,带同学们在成信大65年的历史长河中穿梭时空与校友对话,与未来的自己对话,坚定自己与一代代成信人共同传承和发扬成信精神的信念。“校庆65公里接力跑”等纪念活动在校园里掀起享受青春、传递正能量的热潮,增添了一道校园人文风景。

    忆往昔,65载沧桑巨变,数不尽华彩篇章。65年来,成信大伴随中国气象事业的发展而发展,为中国气象事业培养了2万多名优秀气象人才,为我国气象事业发展提供了人才保障;65年来,成信大矢志不渝地以服务四川经济社会发展为己任,在四川信息产业发展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65年来,成信大坚定不移地以科技强军为己任,将智慧和力量贡献给崇高的国防现代化建设事业;65年来,成信大为全国统计系统培养了1.8万余名优秀统计人才,成为了全国特别是西南地区统计队伍的中坚力量;近年来,作为中国高等工程教育改革的探索者和实践者,成信大致力于构建独具成信特色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人才培养质量始终位居同类高校前列。
    展未来,65年奠定大业,成信大华章延绵。10月26日校庆日当天,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举行了“不忘初心,继续前进”的纪念大会,号召师生以建校65周年为重要契机,不忘初心,继续前行,继续坚持“以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发展理念,建设开放的特色鲜明的高水平信息工程大学,以更坚定的信念、更昂扬的决心、更骄人的成绩、更坚实的足迹,不辜负国家和人民赋予的责任和使命,续写出无愧于历史和时代的成都信息工程大学的辉煌篇章!

责任编辑:田媛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