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室联中(西区)市级课题圆满完成中期阶段汇报

发布时间:2025-11-26来源: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 作者:黄小林浏览量:3052

2025年11月4日上午,成都市石室联合中学(西区)数学课题组和生物课题组前往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参加了成都市教育科研专项课题《初中数学新授课课堂作业匹配性策略研究》和《指向初中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社团活动实践研究》中期阶段报告会。

图片1.png

《初中数学新授课课堂作业匹配性策略研究》市级课题组成员刘嘉瑶、欧眸、李晓梅、鲁艳四位老师参会,其中鲁艳代表课题组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课题的阶段研究情况。

汇报会上,鲁艳从课题的研究背景、现阶段成果、实施措施及面临的挑战等方面进行了系统阐述。她提到,课题组以新课标为指导,聚焦初中数学新授课的课堂作业设计,致力于探索作业内容与教学目标的匹配性,旨在通过优化作业设计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生综合素养。

在认真听取汇报后,刘继红与尧逢品两位专家对课题的实践价值和研究方向给予了充分肯定,并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指导意见。专家建议,课题组应进一步拓展作业形式,从传统“做题”向实践性、探究性作业延伸,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能力与创新意识;同时,应深入研读新课标理念,加强对已有成果的提炼与总结,注重分层作业的整体设计,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此外,专家还鼓励课题组逐步建立校本课程资源库,推动研究成果的转化与共享。

《指向初中生物科学核心素养的社团活动实践研究》市级课题组成员张清、雷婧、肖雨婷、邓鸽、石龙英、付敏、熊汇铭、张林尔等老师参会。

肖雨婷代表课题组,紧扣课题核心向专家组详报阶段研究情况。她指出,新课标聚焦生物核心素养,但校园生物社团活动零散、与素养关联薄弱。课题已完成准备、实施及初步总结,目前进入阶段过渡期,明确社团与课堂是“基础-拓展”关系,活动需紧扣四大素养维度,现形成案例集、评价量表及学生成果集等物化成果。

常利梅与李存金两位专家对课题的实践价值和研究方向给予高度肯定,称其紧扣素养教育需求,实践路径清晰,为生物教学创新提供了坚实支撑。专家同时给出针对性建议:一要拆解“社团活动”核心变量,细化设计、实施、评价三要素的可测指标;二要按素养维度构建递进式活动链,新增转基因辩论等社会性议题;三要搭建标准化资源库,推动优质活动反哺课堂。

图片6.png

此次汇报不仅为课题的后续研究指明了方向,也进一步加强了课题组与科研团队的联动。学校课题组表示,将认真落实专家建议,持续推进课题深化研究,助力区域教学效能的提升。(黄小林)

责任编辑:王颖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