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名师共话新高考,树德协进中学跨域教研聚力促成长

发布时间:2025-11-25来源: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作者:赖波 赖羽纶 通讯员 刘立锋 汤晓雯 袁永鹏 卢林 魏一浏览量:1878

为推动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2025年10月29日与11月11日,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第六届教研月·学科活动周启动与河北燕赵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同步举行。活动以“南北共话:研题·问道·施策·洞见新高考”为主题,通过构建跨区域教研共同体,聚焦核心素养课堂转化与科学备考路径,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校本实践。

20251125_151816_030.jpg

南北携手,共启教研新程

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校长罗宇在欢迎辞中回溯学校从“四川省立一中”到“红色育人高地”的峥嵘岁月,介绍了学校构建的“树德教育集团+成都七中网校+石室教学联盟”优质教育新样态,创新实践“国家课程筑基+科创特色赋能+生涯规划领航”三位一体的红色育人体系。她期待南北教育理念的深度碰撞与交融,携手探索育人方式变革的实践新路径。

20251125_151816_031.jpg

河北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党委书记张新桥在致辞中强调,名师培养工程是河北省“金字塔式”教师专业发展梯队的塔尖工程,承载着引领教师队伍整体提质、推动基础教育改革、服务教育强省建设的重要使命。他希望燕赵名师在本次研修中“取真经、谋转化”,实现教育智慧与区域实践的深度融合,为河北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力。

20251125_151816_033.jpg

理论引领,夯实育人根基

四川省教育科学研究院彭建教授作《基于课程标准的中小学跨学科主题学习的设计与实施》专题讲座,阐释跨学科学习的价值内涵与设计逻辑,强调以真实问题驱动,打破学科壁垒,培养学生综合思维与复杂问题解决能力。

成都师范学院唐瓷教授带来《基于“人工智能+”的教学创变实践与思考》专题报告,探讨AI技术在重构教学模式、优化课堂结构、赋能个性化学习等方面的实践路径,为参训教师提供了技术融合教学的系统思路与典型案例。

20251125_151816_036.jpg

20251125_151816_037.jpg

特色浸润,展现时代创新

树德协进中学办公室副主任罗翔在《植红色文化之根 铸时代新人之魂》与《承红色校史守育人初心,溯百年文脉传育才薪火》两次分享中,系统阐释学校如何将红色基因融入立德树人全过程,即构建和实施“红芯”三阶课程体系,实现红色基因与科创教育的深度融合。

20251125_151816_039.jpg

语文教研组长谢志冰带来的《数往知来,智启新篇——AI赋能高三语文复习的实践与思考》,分享了如何将前沿技术直接“落地”于备考课堂,并利用AI工具进行学情分析、精准推送习题和辅助作文批改。

20251125_151816_040.jpg

生涯发展规划备课组长肖可欣作《红色铸魂生涯启航——红色基因如何为生涯教育赋能》专题分享,探讨红色精神引领下生涯规划教育的全面开展,展现学校在“红色·生涯”课程体系建设上的创新探索。

20251125_151816_041.jpg

数智芯科创中心主任助理肖青松以《三师聚力育“芯”才 AI赋能启未来》为题,介绍学校联合高校与企业构建“大-中-研-企”贯通培养体系的实践成果。

20251125_151816_042.jpg

高二年级物理备课组长刘露通过《人工智能赋能学科教学——以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的创新实验实践为例》,展示AI技术在物理实验教学中的具体应用,体现“红芯科创”教育与科技强国理念的深度融合。

20251125_151816_043.jpg

学科深耕,推动精准赋能

研修期间,九大高考学科的树德名师与树德协进骨干教师围绕“基于结构化的高考试题研究”开展深度交流。

·语文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44.jpg

语文青年教师丁梅《精研考题明方向深耕课堂育素养》

20251125_151816_045.jpg

树德中学正高级教师黄静《语文高考复习的使命与出路》

20251125_151816_046.jpg

·数学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47.jpg

高三数学备课组长刘运《守正出新,笃行致远——高三数学复习备考的思考与研究》

20251125_151816_048.jpg

四川省教科院高中研究所所长吴中林《深入本质发展素养——基于高考数学试题分析的教学思考》

·英语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49.jpg

英语骨干教师李波《语言与思维融合的阅读教学初探》

20251125_151816_050.jpg

英语青年教师周珏钰《基于教材写作任务的设计与实施》

20251125_151816_051.jpg

树德中学(宁夏校区)英语教研组长石海《高考英语读后续写的语篇衔接策略》

20251125_151816_052.jpg

·政治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53.jpg

树德中学高级教师钟志涛《以“育人”之钥,解“育分”之题》

20251125_151816_054.jpg

树德中学正高级教师冯维东《高考政治主观题结构解读和答案生成逻辑》

20251125_151816_055.jpg

·历史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56.jpg

高三历史备课组长李艳《管窥25高考试卷之征,筑牢26高考备考之基》

20251125_151816_057.jpg

树德协进中学党总支书记、正高级教师郭子其《历史的面相、流变与思维》

20251125_151816_058.jpg

·地理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59.jpg

高三地理备课组长李晓林《小荷才露,但望知著》

20251125_151816_060.jpg

树德中学正高级教师周晓《基于试题反馈的学生思维问题与教学反思》

20251125_151816_061.jpg

·物理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62.jpg

物理青年教师龙泽娜《纵横研判定航标,靶向攻坚提质效》

20251125_151816_063.jpg

成都市教科院物理教研员林绍乾《锚定新高考深耕新课堂,探寻一轮复习备考新方向》

20251125_151816_064.jpg

·化学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65.jpg

化学青年教师刘倩《基于Rasch模型的化学诊断性试卷研究》

20251125_151816_066.jpg

成都市教科院化学教研员周炜《学科理解导向的考试命题研究与实践——以高中化学为例》

20251125_151816_067.jpg

·生物分会场

20251125_151816_068.jpg

高三生物备课组长程芳《新课标下高考试题解读与备考策略探究》

20251125_151816_069.jpg

树德中学(宁夏校区)生物教研组长李应《指向“深度学习”的高三复习教学实践探索》

20251125_151816_070.jpg

同时,非高考学科的信息技术分会场围绕“AI赋能信息科技课程”展开对话,艺体分会场结合课例诠释“以人为本,素养导向”的新课程理念。

20251125_151816_071.jpg

数智芯科创中心主任助理肖青松《三师聚力育“芯”才,AI赋能启未来》

20251125_151816_072.jpg

四川省教科院正高级教师李维明《信息科技课程与人工智能教育》

1764056473775463.jpg

美术高级教师汤晓雯《由古画感山水之灵气美》(课例)

20251125_151816_075.jpg

树德中学特级教师文峰《游观与内照:高中山水画鉴赏教学的校本实践与省思》

20251125_151816_077.jpg

体育青年教师唐中鉴《篮球运球突破与传接球组合训练》(课例)

20251125_151816_078.jpg

泡桐树中学高级教师李浩《数智赋能·素养共生新时代体育课堂创新实践》

各学科通过主题分享、专家微讲座与互动研讨,实现从“知识传递”到“思维建构”的教学视角转换,推动备考策略从经验型向实证型转变。

20251125_151816_079.jpg

研思同行,共筑成长生态

本次研修通过跨区域教研共同体的构建,促进了教育理念的流动与再生。对燕赵名师而言,这不仅是理念的刷新,更是策略的扩容;对树德协进教师而言,这是一次全方位的专业淬炼,系统提升了综合素养。

教育是一场跨越山海的温暖奔赴,也是一段永不止步的逐光之旅。树德协进中学将以此为契机,进一步完善教师专业发展体系,推动教师从“教学执行者”向“教育研究者”转型,为普通高中育人方式变革持续贡献“协进力量”。(赖波 赖羽纶 通讯员 刘立锋 汤晓雯 袁永鹏 卢林 魏一)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