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尺讲台有方略,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新教师素养筑基铸功底

发布时间:2025-11-05来源: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 作者:江蕾 通讯员 崔兆侠 汪欣怡浏览量:3184

秋阳杲杲,金风送爽。在这个满载收获与希望的季节,青羊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在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成功举办2025年初中语文新入职教师教学入格系列培训。本次活动由青羊区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陈鹏老师精心策划,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与“崔兆侠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联合承办,旨在通过系统化、专业化的培训体系,全面提升新入职教师的教学基本功和专业素养。

20251104_230526_197.jpg

活动伊始,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党支部书记、校长李芝代表学校对各位专家和老师们的到来表示最热烈的欢迎,并指出:“树德弘毅以‘树德树人、弘毅弘道’作为办学思想,这里面蕴含了担当道义、践行所学、锐意进取的精气神。”她勉励在座的语文青年教师们珍惜此次“入格”培训机会,认真学习教学规范、打磨课堂技能,在教育沃土中深耕细作,为青羊语文教育谱写崭新篇章。

讲台初绽·育见光芒

在教科院的专业引领下,成都市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罗玉婷老师呈现了精彩的《我的白鸽》展示课。本节课经过多次打磨,以“细节描写”为核心教学点,通过“梳理形象—品读细节—书写故事”三个层层递进的教学环节,完整展现了规范的教学流程和创新的教学理念。

名师工坊·评议互鉴

展示课结束后,“崔兆侠初中语文名师工作室”的老师代表开展了有针对性的评课。

工作室领衔人崔兆侠老师从“文本研读”“课堂导入与结语”等角度发表了自己的看法。他提出:教师应当深耕文本,不能局限于学生的课堂文本阅读,还应根据文本特质进行必要的延伸阅读。

20251104_230526_200.jpg

来自树德实验东马棚校区的周晓艳老师则从教学活动设计的本质出发,强调课堂不是老师表演的舞台,而是应是学生发展的场域。她特别指出,教师要始终关注学生成长,让教学真正成为促进学生认知提升、能力锻炼和情感体验的沃土。

20251104_230526_203.jpg

树德实验清波校区语文备课组长张宏磊老师结合自身丰富的赛课经验,深入剖析了《我的白鸽》从双线结构到三线结构的创新之处,并指出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善于把握文本的独特结构,通过精心设计的问题链,引导学生发现文本的内在逻辑。同时张宏磊就课堂时间分配、教学节奏把控等实际问题,为新教师指明了教学创新的实践路径。

20251104_230526_204.jpg

杏坛新秀·成长分享

石室联中蜀华分校刘佳玲老师以“深耕一片土,开出两朵花”为主题,分享了她的专业成长历程。她指出,教师的成长不仅是教学技能的提升,更是教育智慧的积淀。刘佳玲强调,新教师要从站稳讲台开始,通过听课学习、集体备课等方式夯实基础,逐步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

20251104_230526_208.jpg

在分享中,刘佳玲特别强调了阅读对教师成长的重要性,并分享了她参与课题研究和撰写论文的心得,指出教学实践与教育科研相辅相成。最后,她寄语新教师要保持积极心态,注重过程与成长,在教育的热土上持续深耕,最终实现师生共同成长的美好愿景。

明灯指路·智引新程

青羊区教科院初中语文教研员陈鹏老师在总结发言中,从教育发展的战略高度为新教师的专业成长指明方向。他指出,面对新教师占比不断提升的现状,构建系统化的培养体系是推动区域教育发展的关键举措。陈鹏强调,新教师要着力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建立“内容—形式—价值”三位一体的研读体系,在语言建构与精神培育的统一中实现育人价值。在教学设计层面,他建议新教师构建“理解—鉴赏—创造”的递进式教学范式,推动知识传授向素养培育的深层转变。

20251104_230526_210.jpg

最后,陈鹏从教育现代化的视角,剖析了课程标准从“双基”到“三维目标”的历史跨越。他勉励新教师要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上实现有机统一,这不仅是对教学能力的要求,更是立德树人的时代使命。这番指导为新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清晰路径,也为本次培训活动画上了圆满句号。

20251104_230526_211.jpg

弘毅语文·未来可期

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语文组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团队,既有青羊区特级教师、语文学科带头人、成都市和青羊区语文中心组成员、市区级语文工作室成员,也有很多初入教坛的年轻面孔。经过三年的磨合与历练,他们已在青羊乃至成都市的舞台上初步展现出自己的风采。

20251104_230526_213.jpg

未来,树德实验中学弘毅分校语文组将继续深化教研改革,为打造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队伍不断奋斗。弘毅语文,未来可期!(江蕾 通讯员 崔兆侠 汪欣怡)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