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素养展风采,三岔湖高中携手各校生物教师深耕课堂教学

发布时间:2025-10-16来源: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高级中学 作者:李林 通讯员 王智 李雪通浏览量:2762

10月14日上午,成都东部新区高一、高二年级全体生物学教师齐聚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高级中学五楼录播室,围绕“‘学为中心’的新区新课堂建设”主题,开展高中生物学教学展评活动。外聘专家——四川省正高级教师、省骨干教师、市学科带头人徐勇老师全程参与指导,为新区高中生物课堂教学提质增效提供专业支撑。本次展评活动以“课堂展示+专家点评”为核心环节,3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围绕高中生物学重点知识,呈现了3节各具特色的精彩课堂,充分展现“学为中心”的教学理念落地实践。

三课精研展风采 素养落地促成长

成都石室东部新区实验学校谭丹妮老师执教高二选必1《激素调节的过程》第二课时,以“3・15”瘦肉精事件为真实情境,引导学生扮演“食品安全与健康科普顾问”,通过分析中毒病例、构建激素调节模型、开展小组协作与科普简报撰写等任务,层层深入理解激素调节机制。课堂还引入“三腺肉”案例拓展现实认知,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与社会责任意识,落实核心素养导向的教学目标。

20251016_132912_020.jpg

成都七中东部学校陈亭安老师以“胰岛素发现”的科学史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索蛋白质结构与功能。课堂上,学生通过“身体构氨基酸”活动,用躯干比作中心碳原子,四肢模拟不同基团;再通过“手牵手”角色扮演,生动演示脱水缩合过程。整个教学以学生身体参与和合作模拟为核心,引导学生在体验中自主构建知识,深入理解蛋白质的组成与空间结构。此外,课堂还融入了“胰岛素为何不能口服”等实际应用问题,结合科技前沿动态,帮助学生深化对蛋白质功能多样性的理解,实现学科核心素养的落实。

20251016_132912_021.jpg

成都东部新区三岔湖高级中学李雪通老师以“带状疱疹”的真实病例为情境导入,引导学生探究病毒DNA如何携带遗传信息。课堂上,学生通过“分子拼图”“链式反应”等模型建构活动,深入理解核酸的组成结构与功能。在教学的最后环节,李雪通回归病例情境,分析抗病毒药物作用原理,并引导学生树立健康生活的观念,实现知识掌握、能力发展与价值引领的有机融合。

20251016_132912_022.jpg

精准把脉引领方向 赋能课堂提质增效

徐勇对三位教师在“学为中心”课堂建设中的探索给予充分肯定:一是教学目标定位精准,紧扣课标要求与学生认知特点,实现了知识学习与素养发展的有机统一;二是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借助模型建构、案例分析与数字化工具,有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参与;三是教学内容贴近实际,将学科前沿与生活情境相融合,增强了生物学知识的实用性与趣味性。

20251016_132912_023.jpg

最后,徐勇强调,“新区新课堂”应持续坚持以学生发展为导向,进一步在教学内容整合、教学策略创新和教学评价优化等方面深入探索,推动高中生物学课堂从“有效教学”向“高效优质”持续迈进。

20251016_132912_024.jpg

“新区新课堂”展评活动负责人杨蓉玲老师进行总结。她高度评价了三位授课教师的精彩表现,认为谭丹妮、陈亭安、李雪通老师的课堂充分体现了“学为中心”理念,教学设计各具特色,注重学生参与和实践探究,展现了新区生物学教师扎实的专业素养和创新能力。杨蓉玲特别感谢外聘专家徐勇的专业指导、各校评委的公正评审。她指出,本次活动为全区生物学教师提供了宝贵的交流平台,通过课堂展示、观摩研讨,有效促进了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教学方法的创新。最后,她希望全体教师以此次活动为契机,继续深化课堂改革,聚焦核心素养,共同推进东部新区高中生物学教育的高质量发展。(李林 通讯员 王智 李雪通)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