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七中东安湖学校:专家引领成长,行动提升质效

发布时间:2025-10-16来源:成都七中东安湖学校 作者:李林 通讯员 郑颖浏览量:2708

深耕教育初心,赋能教师成长,提升教育质效。2025年10月13日晚,成都七中东安湖学校特邀四川大学罗哲教授担任主讲嘉宾,全体教师齐聚一堂,共同参与“教师成长与发展漫谈”专题讲座活动。

罗哲结合教育前沿理论与实践案例,围绕教师教学纪律、职业热爱、文化认同、专业精神及职业幸福感提升等核心议题展开分享,引发在场教师的深度共鸣与思考。

20251016_133154_029.jpg

教育的主阵地是课堂。罗哲首先强调了“课比天大”,即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的根本。教师通过认真落实学校教学常规(例如出勤、备课等)体现出对教育事业的敬畏心和严于律己的职业态度,这是保障教学质量的基础。接着,罗哲进一步指出了学校应“制度立校,文化养校”,通过制度与文化协同,推动深度教研,最终实现教研质量的提升和学校教育生态的良好发展,提升学校育人质效。

20251016_133154_030.jpg

学校的关键点是教师。罗哲就“如何提高教师素养”展开了讲解。他认为知识与动机是教师成长的起点,教师工作绩效取决于“能做”与“愿做”:当代教师应提升“愿做”动机,即仁爱之心和对职业的热爱;其次是平台认知:教师应充分认识到学校及区域平台的重要意义,找到归属感与认同感,借助平台的丰富资源和团队交流协作,提升专业能力和综合素养;最后是专业成长:教师应以专业精神为指引,保持开放的态度,持续向业内专家学习,坚持不断反思,在输入的同时积极输出,通过评课、议课、撰写论文等关键环节逐步取得进步。

20251016_133154_031.jpg

行动的支撑点是实干。罗哲用“干字当头”来说明了理论与教育实践结合的重要性。他强调应在干的过程中,注重学生本位,达成课上课下一体育人目标;重视课程建设,进行学术钻研;尽情享受课堂,与学生一起打造“魅力课堂”。讲台只有三尺高,惟愿弟子比我强。罗哲最后以“职业幸福”收尾。他说:“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成长,而巨人就是我的学生。”教师职业幸福就在于师生相长,彼此成就。

通过这场聚焦教育初心与专业成长的思想交流,罗哲所传递的专业洞见与育人思考,已然在每一位东安湖教师心中埋下了不断向上生长的种子。当老师们带着今日的所思所悟回归讲台,那些关于专业精神的探讨、职业幸福感的思考,终将转化为优化教学实践、深化教育理念的内生动力,达人达己,不断提升教育质效。(李林 通讯员 郑颖)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