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年前卖肾买iPhone4的少年后来怎样了?

发布时间:2025-10-13来源:综合新京报、澎湃新闻 作者:网络编辑浏览量:2184

2011年4月,安徽阜阳某医院病房里,17岁的王刚颤抖着签下了一份器官捐献协议。

这个自幼性格内向的少年不会想到,这个决定将彻底改变他的人生轨迹。

在非法中介的蛊惑下,他以2.2万元的价格卖出右肾,换取了梦寐以求的iPhone4和iPad2。

这场交易最终演变成震惊全国的“卖肾买苹果”事件,也揭开了地下器官交易市场的冰山一角。

在智能手机尚未普及的年代,iPhone4作为身份象征在校园里掀起狂热。

王刚就读的职高里,手持最新款苹果设备的学生总能收获羡慕的目光。

这个来自普通工薪家庭的少年,每月生活费仅有300元,却深陷消费主义漩涡,当看到黑中介在QQ群发布的“轻松赚钱”广告时,他仿佛看到了改变命运的捷径。

整个地下器官交易链条精密得可怕:中介王某通过虚拟号码联系买家,安排跨省体检,在郴州某民营医院伪造亲属证明。

2011年4月28日,在缺乏正规医疗资质的环境下,王刚的右肾被摘除,术后仅获1万元定金,剩余款项被层层克扣。

当拿到崭新的电子设备时,伤口尚未愈合的少年在病床上露出满足的笑容。

术后三个月,王刚开始出现严重腰痛,伤口感染导致肾功能急剧恶化。

经鉴定,其左肾代偿性工作引发肾小球滤过率下降,构成三级伤残。

这个曾经能跑完3000米的少年,竟然连正常行走都变得困难。

2012年11月,这起非法器官买卖案的法院判决书显示,王刚的肌酐值达到369.4umol/L,超正常值三倍有余。

此后,医疗账单成为整个家庭的噩梦。

王刚需要每周做三次血液透析,每次费用400元,这个本不富裕的家庭很快负债累累。

父母为照顾儿子双双辞工,全家靠低保度日。

更残酷的是,由于手术违规操作,王刚丧失了肾移植机会,余生都将与透析机为伴。

而此时,那个在他眼中已经“过时”了的iPhone4,则静静地躺在抽屉里,成为最昂贵的忏悔录。

案件的侦破揭开了触目惊心的黑幕:9名被告形成完整犯罪链条,从网络招募到非法手术仅需72小时。

主犯尹某通过境外网站联系买家,将活体肾脏炒至26万美元,涉案医护人员则利用民营医院监管漏洞,伪造全套医疗文书,而他们的手术室竟是由普通病房临时改造的。

2012年8月,郴州市北湖区法院以故意伤害罪判处主犯尹某有期徒刑5年,其他8名被告获刑2-4年。

王刚最终获赔147万元,但健康的损失又岂能用金钱来弥补?

值得欣慰的是,该案推动了《人体器官移植条例》的修订,自此,我国明确禁止任何形式的人体器官买卖。

如今年过三十的王刚每周仍需三次透析,免疫系统脆弱到不敢轻易出门。

当年羡慕他的同学们早已成家立业,而他的世界只剩下医院和卧室。

他的母亲总把抗排异药装在印着苹果logo的塑料袋里,这个曾经象征虚荣的标志,如今变成刺眼的生命警示。

此案催生的“肾机”梗在社交媒体疯传,却少有人关注背后的健康灾难。

据统计,我国每年仍有约100例非法器官移植发生,受害者平均获赔不足医疗费的30%。

王刚用残缺的身体见证了一个时代的疯狂,他的病例被收录进医学教材,成为消费主义最惨痛的注脚。

在科技与物欲狂奔的时代,那个被摘除的肾脏如同悬在每个人心头的达摩克利斯之剑,提醒着我们:所有命运馈赠的礼物,都已在暗中标好了价格。

t11fd4c3301ce0a197260c74714.jpg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