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团圆夜,七中育才教育集团学子共上一堂“行走的德育课”
发布时间:2025-10-09来源:成都市七中育才教育集团 作者:江蕾浏览量:2234
当月光如诗,洒向人间团圆时刻,成都市七中育才教育集团的学子以一场“行走的德育课”,在中秋的韵律中将家国情怀融于指尖、笔墨与心灵。这不仅是节日的欢聚,更是一次“五育并举”理念的生动实践——于技艺中传承,于交流中共鸣,于创作中表达,于感悟中成长,让德育在月光下自然生长,让教育在行走中真实发生。 指尖传承——于技艺体验中触摸文化根脉 面团在掌心揉捏,馅料在指尖包裹,雕花模具轻压之间,“玉兔”“桂树”的纹样悄然印刻时光。竹篾为骨,彩纸为衣,一盏盏灯笼在专注的眼神中渐次成型。当暖光从纸笼中透出,照亮的不仅是夜色,更是千年中秋在少年手中的新生。剪纸翻飞,团扇点染,每一次动手,都是一次与文明根脉的深情对话。 家园共话——于亲情互动中传递文化薪火 中秋夜,育才学子主动走进厨房,跟着长辈学做家常饭菜,在切菜、翻炒的烟火气里,藏着对家人的心意。 一家人围坐玩起中秋小游戏,猜灯谜、玩投壶,欢声笑语满溢房间。游戏之余闲话家常,听长辈讲旧时中秋习俗、家族团圆往事,在轻松互动里学子读懂节日内涵,让文化与温情悄然传递。 笔墨表达——于艺术创作中勾勒中秋意境 宣纸铺展,墨香氤氲。有的孩子以行书挥就千古诗句,有的用相机定格老屋上的明月。画笔下的月亮会微笑,手抄报上的传说在色彩中苏醒。每一幅作品,都是少年心中中秋的模样——那里有团圆的期盼,有文化的传承,更有新时代少年独特的审美表达。艺术,成为连接传统月光与年轻心灵的桥梁。 践行成长——于德育感悟中书写生命蜕变 “原来团圆,是亲手制作的温度。”“失败三次后点亮灯笼的那一刻,我读懂了坚持。”实践感悟的字里行间,藏着最真实的成长轨迹。做月饼时领悟的耐心,查资料时萌生的责任感,家庭讨论中体会的传承——这些在课本与家庭生活之外获得的体悟,正悄然塑造着少年的品格。德育,从理念走向生活,从认知升华为信念。 月到中秋分外明,育才的德育恰如这月光,不着痕迹却浸润心田。这堂“行走的德育课”,以实践为路径,将传统与现代、家庭与学校、个人成长与家国情怀紧密相连。学子在月下行走,在体验中成长,而德育的篇章,也正在他们生命的轨迹中,续写更为深远的教育回响。(江蕾) |
责任编辑:毛逸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