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普进校园,两路口学校学子认真掌握海姆立克急救法

发布时间:2025-10-03来源:成都市郫都区两路口学校 作者:翁玉华浏览量:2236

2025年9月30日下午,成都市郫都区教育局、郫都区科学技术协会联合成都市郫都区两路口学校举办了一场以“海姆立克的拥抱”为主题的急救知识及技能科普活动。本次活动通过理论讲解与实操演练相结合的方式,为八年级的同学们带来了一堂生动而宝贵的生命教育课。

20251002_224021_113.jpg

活动在同学们热烈的掌声中拉开帷幕。高雪梅副校长首先正式介绍了本次主讲嘉宾——邹亮老师。邹亮凭借其丰富的专业知识和临床经验,一开场便用真实的案例点明了掌握气道异物梗阻急救技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迅速吸引了全体同学的注意力。

深入浅出,夯实理论知识

在理论讲解环节,邹亮将专业急救方法概括为六个关键步骤:1、判断环境;2、判断反应;3、呼救报警;4、胸外按压;5、开放气道;6、人工呼吸。

20251002_224021_117.jpg

邹亮化繁为简,将专业的海姆立克急救法精髓凝炼为通俗易懂的“剪刀、石头、布”三步口诀。

在此基础上,邹亮还特别对比演示了针对婴儿与成人的不同操作方法。他借助教学娃娃,清晰展示了如何为脆弱的婴儿实施急救:需将婴儿脸朝下、头低脚高地俯卧于前臂上,并用掌根连续有力地叩击其背部肩胛骨区间。这与成人站姿位腹部冲击法形成了鲜明对比,让同学们深刻理解了“因人施救”的科学性原则。

20251002_224021_118.jpg

同学们全神贯注,跟随讲解默默比划,不仅掌握了核心口诀,更初步构建起针对不同人群、清晰且完整的急救知识框架。

学以致用,开展实操演练

随后的实操环节将现场气氛推向高潮。在邹亮的示范和悉心指导下,同学们踊跃上台,利用模拟教具进行亲身体验。从最初的生疏到逐渐熟练,大家在一次次的模拟练习中深化了对技术要领的理解,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应对突发情况的自信与能力。

献花致谢,传递真挚敬意

活动临近尾声,学生代表手捧鲜花与礼物走上讲台,向邹亮表达了最诚挚的感谢。这一温馨的举动,不仅承载着同学们对知识的尊重,也体现了对生命守护者的崇高敬意,为本次活动画上了一个温暖的句点。

20251002_224021_127.jpg

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不仅学会了一项关键急救技能,更在心中种下了敬畏生命、乐于助人的种子。未来,学校将继续开展形式多样的安全教育活动,为每一位学生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翁玉华)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