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蓉城到上海 树德协进“AI+教育”闪耀世界人工智能大会

发布时间:2025-08-27来源: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 作者:赖波浏览量:2598

在教育数字化转型浪潮中,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作为成都市树德中学在成都市主城区领办的唯一一所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既恪守“树德树人,整全育人”的理念,又秉持“树德广才,协进兴邦”的办学目标,依托树德中学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推动人工智能与学科教学的深度融合。从课堂实践到全国展示,从模式创新到成果认可,每一步探索都离不开树德教育集团的平台支撑和智慧引领。

2025年7月,全球瞩目的世界人工智能大会在上海召开,学校以AI赋能学科教学的前沿成果及典型案例闪亮登场。为什么学校能实现AI教育的战略突围?请循着学校从三月到七月的坚实脚步追根溯源。

3月:初试锋芒

AI+实验叩响创新之门

2025年3月28日,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教育发展论坛暨树德中学大中小人工智能教育一体化建设研讨活动在树德中学光华校区举行。

20250827_082805_023.jpg

学校物理教师刘露带来《单摆法测量重力加速度》课例,运用“树德号”智能体,公开展示传统实验与AI技术的有机融合。课堂以“AI不是替代者,而是赋能者”为核心,构建“AI+传感器”双引擎教学模式。光电门、磁感应强度、微电流三类传感器与AI深度协同,贯穿“方案对比—原理探究—数据分析—图像绘制”全流程。特别设置的“AI vs 人工”对比环节,既让学生领略AI自动绘图与快速拟合的高效,也体会到人类在实验设计和批判性思维中的不可替代价值。

刘露老师的快速成长,正得益于树德中学优质教研资源的持续供给和平台赋能。

4月:深耕细作

试点校共探融合新路径

一个月后,成都市“人工智能+教学”试点校开放展示活动暨学校第34届学术年会顺利召开。学校以“依标教学,AI赋能:指向学生思维进阶的课堂追求”为主题,呈现多学科AI融合新成果。

20250827_082805_024.jpg

升级后的《重力加速度的测量》再度成为焦点——课堂上引入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专属数字人”,实时答疑,让教学互动更富趣味与科技感。

20250827_082805_025.jpg

树德协进与华为联合打造的“专属数字人”

过程中,树德中学信息技术中心刘强主任多次深入协进课堂,从实验设计到技术融合给予细致指导,为案例的持续优化提供坚实支撑。

5月:AI赋能

协进课堂走向全国

2025年5月15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教育部教育信息化专家组副组长周洪宇应邀参加世界数字教育大会,主持主旨报告与成果发布环节,并以《人工智能如何赋能基础教育课堂教学变革》为题作报告,通过文字、图片、视频展示了全国“师生共同课堂”建设成果。

20250827_082805_026.jpg

周教授专门提到成都市树德协进中学等校结合区域与学校特色,联合社会力量构建AI课程体系,依托智慧课堂诊断系统生成课堂报告,实现师生课堂状态的精准评价。

6月:模式成型

“三师课堂”亮相武汉

2025年6月22日至24日,首届全国“生活·实践”教育师生共同课堂(三师课堂)展示活动在武汉举行,本课例被隆重推出。

20250827_082805_027.jpg

本课例以“教师—小先生—AI智能师”三师协同模式进行现场说课,向来自二十多个省市的近400名教育工作者展示学校课堂创新实践。

20250827_082805_028.jpg

20250827_082805_029.jpg

20250827_082805_030.jpg

7月:硕果初结

优秀案例彰显协进力量

2025年7月,该AI赋能物理教学案例在世界人工智能大会上荣获“优秀案例”奖。

20250827_082805_031.jpg

20250827_082805_032.jpg

荣誉背后,是树德协进从单点尝试到系统推进的扎实努力,也是树德中学对学校持之以恒的学科引领、平台搭建和资源输出:3月初探技术融合,4月拓展多学科协同,5月强化AI赋能,6月成型三师模式——每一步都凝聚着两校深度融合的课改反思与“三新”实践。

20250827_082805_033.jpg

从物理学科的AI赋能实验,到“红芯+鸿蒙”课程体系构建,学校正以“使命自觉、教育自觉、创新自觉”,为培养具有科学素养与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提供“协进方案”。

未来,树德协进将在树德中学的引领下,继续与树德深度融合,深耕“AI赋能教育”的沃土,让技术真正服务于育人本质,在数字化转型大潮中书写更精彩的教育新篇。(赖波 通讯员 刘露 刘立锋

责任编辑:易鑫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