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成人门到青春舞台,川大附中新城分校学子礼赞成长
发布时间:2025-05-17来源:四川教育在线 作者:林钲凯 杨丹 邓志全浏览量:3270
5月16日傍晚,微风习习,校园本该告别喧嚣,重回宁静,但四川大学附属中学新城分校(以下简称:川大附中新城分校)的校园内却打破常规,焕发出别样的生机与活力。穿着礼服的高三学子们与父母在校园各处打卡,留下独属于这一天的时光印记。 跨过成人门 书写成长册 学术厅前,铺就着一条长长的红毯,身着盛装的高三学子们挽着父母的臂膀,从“成人门”走上红毯,踏着欢歌一路向前直至走过“成功门”,最后在签名墙上写下属于青春的记号。学生们脸上虽稚气未脱,但脚下的步履坚定又从容,每一次迈步都代表着成长的宣言。父母们手捧鲜花,笑弯了的嘴角是幼苗长成参天大树的欣慰,是雏鹰敢于翱翔天空的自豪。“十八岁,加油!”“成长快乐!”……红毯两侧的教师们一边挥手,一边送出祝福,愿高三学子们从此之后皆是坦途。当最后一位同学跨过"成功门",这场属于青春与成长的盛典,正式启幕。 “十八而志,笃行致远。”既是期许也是希冀。川大附中新城分校负责人刘世刚告诫高三学子们,作为成年人要做到明是非、知敬畏、守底线,用脚踏实地的奋斗书写自己人生的辉煌篇章。他祝愿学子们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保持三重境界:懂感恩、心系家国、把个人奋斗融入国家发展浪潮。讲话最后,刘世刚以一首小诗收尾,他祝愿同学们在高考中超越自我,为青春的答卷划上圆满的句号。刘世刚的讲话饱含深情又发人深省,相信高三学子们定能带着这些期许出发,向着理想奋进,努力拼搏,勇攀高峰,创造辉煌。 古语有云:“先正衣冠后明事理”。在全校师生的见证下,家长们为高三学子整理衣冠,并郑重地为他们佩戴上象征着成人的徽章。这一庄重的仪式不仅是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更是对青年学子迈向人生新阶段的殷切嘱托。 随后,学校为每位高三学子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体学子郑重接过宪法,右手握拳高举,以铿锵有力的声音许下青春誓言。在亲子对话环节,学生们接过了父母手上的家书,也递出了自己书写的“未来四年目标卡”。这一刻,无声胜有声,亲子之间温情自然流淌。 学生代表讲话 家长代表讲话 舞动千年脉 唱响青春歌 舞台下,家长们正襟危坐,举着手机翘首以盼;学生三五成群聚在一起嬉笑交谈。舞台上,聚光灯划破夜空,闪耀整个校园。文艺汇演正式开始!青春的朝气在这里蓬勃生长,成长的号角在这一刻正式吹响。 从憨态可掬的石犀“闷墩儿”到提花织机模型再到天府汉碑,成都博物馆金牌讲解员用三件文物完成了对文化的溯源,也让同学们透过文物感受历史触摸文化。历史的余韵还未散去,舞台骤然变换。同学们的舞姿曼妙灵动,每一次的旋转跳跃都在展示追梦的憧憬;朗诵掷地有声,激情澎湃地诉说着青少年的家国担当;歌声宛转悠扬,诠释着青春与理想……各种节目轮番上演,精彩不断。 表彰颁奖 挥舞的荧光棒、啪啪作响的手拍掌,整场活动在同学们此起彼伏的欢呼声中迎来了落幕。这场文艺汇演不仅是同学们展示才艺的舞台,也是学校彰显艺术教育改革成果的殿堂,更是学校“让学生站在课堂中央”的生动诠释。 这是一场关于成长的盛会,庄重温馨,高2022级的学子们完成了人生的重要蜕变,从青涩走向成熟,肩扛责任,担当做人;也是一方绽放青春的舞台,热辣滚烫,少年们用热情点亮这个夜晚,在时光中镌刻下浓墨重彩的印记。相信这场盛会中的温暖记忆将会化作诗篇,伴随着少年们不断前行,在人生广阔的舞台上,绽放出更加夺目的光彩。(林钲凯 杨丹 邓志全) |
责任编辑:杨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