竞赛引领,强基固本,新津中学“加速度”育人
发布时间:2024-03-19来源:四川省新津中学 作者:张红 通讯员 程萍浏览量:3447
近日,四川省新津中学一名学生成功通过中国科学技术大学2024年少年班及创新试点班(第四十八期)入围考试,进入中科大组织的少年创新科学营,这是新津中学2024拔尖培优计划的“开门红”。学校借助“竞赛引领,强基固本”这个抓手,在多元育人的赛道上跑出了“加速度”。 竞赛引领 构建培尖体系 新津中学学生参加机器人大赛 金牌团队 学校专门成立信息学培训团队,采取“双师”培养模式:在校内遴选学科首席教师,从校外选聘国家级金牌教练,构建“1+1”培尖体系。 梯度培养 学校选聘了金牌教练,建立了从初中到高中的专业竞赛机制,确立了选苗、育苗、拔尖长效培育机制,实施专业化、系统化的培养模式。 小学段到高中段形成“点、线、面”三位一体的项目操作结构模式 统筹推进 学校将信息学竞赛跟信息学课程有机融合,实施贯通式、一体化培养,科学安排学段课程,灵活利用学生时间,形成“4+N”授课模式。 科学安排学段课程 2023年院士(专家)进校园 信息竞赛与信息学课程有机融合 机器人制作与运作 强基固本 汇聚培尖优势 金牌团队 学校专门成立学科竞赛中心,采取“双师”培养模式:在校内遴选首席学科教师,从校外选聘国家级金牌教练,推行“双师”联合教学。 系统化课程设计 有效化疑难突破 专业化讲座引领 侯老师:物理高级教师,四川省物理学会金牌教练;从事物理竞赛教学5年。辅导学生中,6人获物理竞赛联赛一等奖,65人次获联赛二等奖,7人获得泛珠三角物理奥林匹克竞赛综合试一等奖,2人入读清华大学。 俞老师:数学竞赛金牌教练,数学竞赛科班出身,数学竞赛一等奖,毕业于山东大学,从事数学竞赛教学工作多年,有丰富的数学竞赛教学经验,带领25人获得了联赛一等奖,8人获得金牌,曾任邱班、少年班任教教师,广受学生好评。 建构体系 学校采用每周“3+1”课程模式,将基础练习与拔尖训练相结合。初一组建信息学思维班,贯通初高中课程,建立高中竞赛选拔机制。 强基培训方案 强基培训模式 目标激励 锚定省级、国家级奖、清北强基计划入围目标,为学生破格入围清北创造机会。 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选拔赛“一等奖” 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选拔赛“三等奖” 四川省中学生物理竞赛赛区“二等奖” 全国中学生生物联赛“三等奖” 第三十三届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一等奖” 新津中学始终坚持“为每一个学生创造主动发展的无限空间”的价值追求,不仅开设强基课程、竞赛课程,同时还为不同兴趣爱好及特长的学生开设小语种班、科创班和艺体班。这些为孩子全面发展而设置的多元课程,将真正成为照亮孩子梦想的那束光,让每个孩子在“新中”这片热土,循光而行,长成自己喜欢的模样。 (张红 通讯员 程萍) |
责任编辑:谢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