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分享-创生”教学,武侯实验中学教师展示优质数学课堂

发布时间:2022-01-05来源: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 作者:江蕾浏览量:3315

2021年12月13日,由武侯区教育科学发展研究院主办,成都市武侯实验中学承办的“分享-创生”教学视域下初中数学优质课展评活动(二)在武侯实验中学顺利开展。

校长邓澜老师致辞

“欢迎各位同仁的到来,响应国家号召,落实‘双减’政策,我校大力支持数学组进行新课程改革探究,今天我们将展示融合了2.0版本双线融合技术的分享创生课堂。其实我们学校数学教学课程探究不仅如此,我们还有多个项目式学习的数学探究课,电子科大赵武博士亲自授课的《几何原本》,以及他带领我们学校老师正在做的数学情景剧教学。让我们的学生真正享受到减负增效的硕果。”

教学研讨课展示

“分享-创生型”教学活动,旨在让学生的学习由被动转为主动,上课不仅“听懂”和“看会”,更能“做对”和“讲清”;同时,在“双减”背景下,数学“分享-创生型”课堂通过改变教学模式从“教师主导”到“生讲生学”,从“学习知识”到“分享创生”,从“单一分数”到“全面发展”、“被动听取”到“讲解评价”。提升课堂效率,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全员投入,进而达到数学教学减负增效的教学目的。




武侯实验中学数学组融入2.0版本的现代双线融合教学手段,全面展开“分享-创生型”教育教学实践活动。在七年级实施“分享-创生型”教学第一阶段:习惯培养。

“分享-创生之习惯养成”主题活动分享展示

“陶行知说过,思想决定行动,行动养成习惯,习惯形成品质,品质决定命运。七年级作为初始年级,习惯养成显得尤其重要和迫切。在数学教研员张玉华老师的引领下,在分享创生活动的驱使下,武侯实验中学七年级备课组对学生进行了系列的习惯培养,共7个方面:课前,倾听,表达,合作,书写,展讲和评价。”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要想习惯养得好,兵教兵少不了,武侯实验中学黄敏老师就合作习惯培养进行了分享。

孔子曰,少成若天性,习惯成自然。有了这些习惯的养成,才有接下来的分享,创生高效课堂。武侯实验中学方琼老师和噶尔丹老师就“书写、展讲、评价”习惯培养进行了分享。

以赛促培,武侯实验中学七年级举办了《计算能力与书写大赛》,“双减”政策下,教会学生能够规范的讲授习得的知识和方法,进行知识的输出无疑是减负增效的绝佳手段。

教研员张玉华老师点评

“武侯实验中学这次的活动展示,老师们的用心和对分享-创生教学扎扎实实地落实过程,真的让我很感动,张霖瑞雪老师这堂优质课的展示中,不仅小老师展讲到位,共学、互助小组活动运用到位,而且加上了技术赋能,线上微课,线下预习播报,总结语音录取的方式,实现了多元评价即包含知识、方法还有情感。最后张老师利用动态的思维导图展示知识脉络,真的很棒!区级赛课张老师这堂课获得了一等奖,实至名归。接下来几位老师对习惯培养的分享,八个方面中,最让人难忘的是活动促、以赛促培。既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人人参与。又能促进学生向上成长,提高学习效率。在这里我倡议老师们可以开展生讲生学、以讲促考活动。鼓励孩子们考取属于自己的满分。”(江蕾)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