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泉中学“‘陶行知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正式发布
发布时间:2021-05-18来源:成都市龙泉中学 作者:陈海燕 通讯员 姜艳 康蓉浏览量:4195
根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新时代推进普通高中育人方式改革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精神,龙泉驿区教育局出台了《关于落实“五育并举”推动龙泉驿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三大攻坚”工作实施方案》等文件,制定系列措施,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都市龙泉中学作为省一级示范性普通高中,肩负“扛区域大旗,做全市先锋,创全国一流”使命,始终致力于推动高中育人模式改革,推进培养模式多样化,积极探索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路径和模式,进一步推进教育强区建设,促进学校高品质发展,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培养后备人才,满足人民群众对更高教育质量的需要。
经过一段时间的探索与筹备,龙泉中学于2021年5月18日隆重召开《龙泉中学“陶行知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发布会。
中国陶行知研究会原副会长、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姚文忠,龙泉驿区人民政府副区长刘埊,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雍峰,党组副书记、副局长余飞,龙泉驿区教科院院长周文群,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华中科技大学、四川大学、电子科技大学、四川师范大学等合作高校代表,重庆市第十一中学党委书记、校长钟进友,龙泉驿区全体初中学校校长及教学副校长,以及部分家长代表出席了发布会。
龙泉中学校长马景云在致辞中向大家分享了六年来龙泉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的探索思考。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会长姚文忠致辞并为“陶行知班”授牌。姚会长在致辞中表示,龙泉中学把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班级命名为“陶行知班”,这是对中国伟大教育家陶行知先生的思想、精神的重视与肯定、传承与发扬;强调学校对人才的培养一定要因材施教,采用最适当的方式方法培养人才,搭建更好的教育平台;并对龙泉中学“陶行知班”表达了祝愿。龙泉中学教务处主任李小琴向与会嘉宾全面解读了龙泉中学《“陶行知班”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方案》,为保证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师资力量,促进方案的有效落实,学校现场与成都市陶行知研究会、四川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成都酷爱创意科技有限公司签订学科竞赛强基课程合作协议。 会上,龙泉中学被同济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授予“优质生源基地校”。龙泉中学在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方面坚持“走出去、引进来”,主动融入“双循环”、唱好“双城记”,与重庆十一中学签订“龙南首批友好结对学校”合作协议。期待在高校的引领下,友好结对学校共同探索,实现优质资源供给与基础阶段创新人才培养的无缝对接,让更多的学生享受优质、全面的个性化教育。龙泉驿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雍峰在讲话中高度肯定了龙泉中学在质量攻坚、品牌攻坚上积极探索,主动作为,充分发挥了区域“领头羊”作用。他希望学校要心怀国之大者,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要立足行稳致远,坚持立德树人,五育并举;要着眼强基培优,因材施教,提质增效;要争创一流业绩,加快发展,擦亮品牌。最后,龙泉驿区教科院院长周文群主持了“高中—高校交流对话”,大家就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深度探讨与交流,这对推动拔尖创新人才贯通培养的落地生根进一步明确了方向。
生逢盛世,当不负盛世,生逢其时,应奋斗其时。发布会的顺利召开,方案的隆重发布,这既是一份荣誉,更是一份责任,龙泉中学坚守“负重攀登、永不放弃,拒绝平庸、争创一流”的精神,对标国际、国内一流高中,以培养具有中华底蕴和国际视野的拔尖创新人才为己任,不忘立德树人初心,立足系统化、立体式、整合性的教育,为建设教育高质量发展典范区走出了坚实的一步,努力探索一条扎根中国土壤的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之路。(陈海燕 通讯员 姜艳 康蓉) 附: 成都市龙泉中学在转变高中育人方式中,积极开展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探索了富有成都龙泉中学特色的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途径,构建了培养拔尖人才的《和合课程》体系,拓展了发展平台,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取得了丰硕成果。学校2018、2019年被成都市教育局、市科技局、市科协授牌“普通高中拔尖创新人才早期培养示范基地学校”,学校科创活动连续三年被区教育局评为“科创活动突出贡献单位”;学生在近三年参与各类科创竞赛活动取得了234项各类成绩,三项科技发明获专利授权;参加学科竞赛取得了537项学科竞赛好成绩;在高考中,近三年考入北京大学等985高校129人、211名校459人,录取人数呈上升态势,学校连续三年被市教育局评为“教学质量先进单位”。龙泉中学培养的拔尖创新人才受到国防七校、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赞誉,学校培养经验在全省作交流,省内外学校到校学习交流众多。同时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支持甘孜、巴中等贫困地方学校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取得了很好的效果,人民教育、新浪四川等媒体广泛报道。 |
责任编辑:杨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