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新突破!天府七中第二届教育年会干货满满

发布时间:2019-08-28来源:四川教育新闻网 作者:陈冀昕浏览量:2398

四川教育新闻网8月28日讯(记者 陈冀昕)聚焦办学思想,实践全景立人,优化选课走班。2019年8月28日,成都天府第七中学(以下简称:天府七中)第二届教育年会盛大启幕。北京十一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郭学军,天府七中顾问委员会主任、原成都七中校长戴高龄,成都市特级校长、天府七中校长陈刚等数百教育界同行齐聚天府七中,共同探索天七选课走班学教机制下的课程开发、实施与评价,聚焦天七“基于生本”的育人理念,观摩天七版“六年一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交流经验智慧,共探未来路径。

“此次年会的目的,是希望老师们围绕主题,认真总结反思教育教学实践,形成改革的具体措施办法。”天府七中校长陈刚从新时代发展的要求、学生发展的需要等方面出发,详细阐述了天七的办学理念,点亮了此次教育年会的主题之光:“天七将不懈努力,紧跟时代潮流,为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做质量、口碑、品位好的三好学校。”

陈刚校长发言

全景立人

“六年一贯”课程闪亮登场

2018年,在天府七中第一届教育年会上,学校就“基于标准的学习——从课程结构到课堂教学”作了热烈讨论。天七独创的一套授课模式已经早早运用于课程中。在此次教育年会上亮相的天七版“六年一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注重深度融合,是为刚进入初一的学生量身打造的一套贯穿整个高中的课程,以达到让学生迅速成长的目的。

张江平副校长从“基本思路、课程体系、课程推进”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天府七中“六年一贯”拔尖创新人才培养课程的背景、内涵及未来发展方向。六年一贯中的“E层直通融合模式”,均由来自名校高中的名师担任。除此之外,课程还有一个不容忽视的关键词“拔尖创新人才”。张江平表示,“对大多数学生而言,这类课程属于选修课,但对资优生而言,这将是必修课。”

张江平副校长讲话

深度融合

让“高中老师教初中”的大胆尝试

天七目前只有初中,但天七的老师有近一半为高中教师。张江平讲到,将高中教师安排至初中岗位实际上是深层次改革,“高中教师在初中授课时,会自然的将高中课程理念渗透进初中。”让同学们在潜移默化中为适应高中学习生活打下坚实的基础,实现初中到高中课程的融会贯通。

同时,天府七中注重以话题的方式对学科进行深度融合。该课程体系共分为28科、400多个模块,分层分类、选课走班,“一人一课表,每生有特长”,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比如天七特色研究课程《花儿为什么这样红》,整个课题涵盖了物理、化学、地理、生物等学科,需要各科老师在同一背景下来讲授不同领域的知识,通过“内容融合、师资融合、学段融合、中外融合”来真正达成深度融合。

专家解析

沉稳应对教育变革

构建K-12课程蓝图

同时,在此次年会上,北京十一学校课程与教学研究院副院长郭学军就“基于标准的学习”上的挑战与应对,为学校带来全国课改前沿深度报告。郭学军副院长从全球范围核心素养研究、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的内涵、学校课程的改革、重构和实践出发,分享了北京十一学校在“基于标准的学习”的教育教学改革的经验。

郭学军带来全国课改前沿深度报告

郭学军以美国国家课程标准和芬兰2014年基础教育国家核心课程为例,告诫老师们研究课程结构,弄清教学与学习路径,定位教学重点,从而构建一套基于课程标准的系统化资源体系是必须的。

随后,郭学军进一步介绍了北京十一学校在具体教育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经验、教师专业发展的经验和学生培养的经验。报告内容充实,案例丰富,参会老师认真听讲,收货颇丰。

天府七中马鞍论道论坛、“马鞍论剑”课堂教学活动将在28—30日三天时间中一一呈现。届时,天府七中优秀教育人将带来各个学科的精彩课例展示以及优质教育方式方法分享。全员参与,倾情投入,从理念引领到课程建构,从前沿改革到教育实践,从理论交流到实践交锋,天府七中一直走在教育创新的最前沿。

责任编辑:陈冀昕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