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聚力同心启,二仙桥学校与教育同仁共赴教育教学研讨之约
发布时间:2025-11-26来源:成都市二仙桥学校 作者:魏雅莉浏览量:1846
11月17日至18日,成都市二仙桥学校副校长张苏仁带队,携张议芳、陈鹏、林祝君三位教师,奔赴攀枝花,与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木里县红科中学,共赴“三校聚力同心启,强师筑梦绽芳华”教育教学研讨之约。 初见:校园话情长,初心映晨光 晨光熹微中,四川仁和思源实验学校的校园早已暖意融融。书记吕进与学校领导干部们满怀热忱,在校门口迎接二仙桥学校与木里县红科中学的教育同仁。漫步于宽阔整洁的校园,教学楼里书声隐约,图书馆中墨香氤氲,美术展览室里的作品尽显童真与创意,操场的跑道延伸着无限希望。吕进一行细致介绍了学校的发展历程、办学理念与特色成果。张苏仁也分享了二仙桥学校的办学亮点与教育初心。校与校的坦诚交流,心与心的真诚对接,让这场初见满是温情与期许。
共研:同课绽异彩,巧思撞火花 “以课为桥,方能致远;以研为翼,才可高飞。”三校“同课异构”献课交流环节,成为此次研讨的核心篇章。张议芳以扎实深厚的教学功底、灵动新颖的课堂设计,将二仙桥学校的教学风采淋漓尽致地展现。课堂上,知识的传递如春风化雨,互动的瞬间似星光闪烁,赢得了仁和思源实验学校与木里县红科中学同仁的高度赞誉。
与此同时,大家也沉浸式观摩学习了兄弟学校的精彩授课。授课教师们深厚的学科素养、精巧的教学设计与娴熟的课堂驾驭能力,让大家开阔了教学视野,收获颇丰、受益匪浅。
三校教师围绕同一教学内容各展其长,各显神通。从教学设计的独特切入点,到课堂互动的精妙节奏;从知识输出的清晰逻辑,到学生反馈的敏锐捕捉,每一处差异都藏着教育者的巧思,每一个细节都彰显着教学的智慧。思维在碰撞中交融,观点在交流中升华,多元的课堂可能性在此刻尽情绽放,这正是“共研”的真谛——聚三校之力,让经验流动起来,让方法鲜活起来。 深耕:评课明方向,聚力促成长 献课落幕,思绪不停。评课议课环节紧锣密鼓地展开,攀枝花市仁和区教育科学研究中心主任邓建平与仁和相关学科教研员现场指导,为这场教学盛宴把脉问诊、指点迷津。专家们对授课教师的教学能力给予充分肯定,对课堂中的亮点与创新之处赞不绝口,同时也提出了极具针对性的优化建议。三校教师各抒己见,坦诚分享听课感悟,深入探讨教学中的疑点与难点。每一句点评都饱含期许,每一次交流都凝聚力量,在思想的深耕中,为未来的教学之路点亮了明灯。
尾声:别时犹未尽,薪火永相传 此次攀枝花之行,是一次跨越山海的教育奔赴,更是一场双向成长的温暖相遇。校与校的聚力,让教育资源得以共享;师与师的同行,让教学智慧得以传承。今日的经验共融,已悄然落进日常教学的肌理,照亮明日课堂的崭新征程。
教育本就是一场没有终点的远行,唯有同心聚力,方能行稳致远;唯有携手同行,方能芳华永驻。愿此后,这样的相遇常伴左右,让每一位教育者在成长的路上,始终有花团锦簇,始终有暖意丛生,让教育的薪火在一次次相聚中,代代相传,生生不息。(魏雅莉) |
| 责任编辑:郭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