登上基础教育“国字号”舞台,天府二小教师献课获好评

发布时间:2025-11-24来源:四川天府新区第二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顾超群 袁鹤嘉 王乙番浏览量:3018

2025年11月22日至23日,第五届中国基础教育论坛暨中国教育学会第三十七次学术年会在四川天府新区召开,会议主题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聚焦深化基础教育综合改革”。

23日上午,劳动分论坛在科学城小学举行。本次论坛聚焦劳动教育与科技融合的新路径,推动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走向深入。四川天府新区第二小学(以下简称:天府二小)黄柬程老师在论坛上献课《妙手不“生花”——科学制作四川泡菜》,获得与会专家的一致好评。

20251123_212755_001.jpg

课堂现场:科学探究与文化传承

·从文化启程到科学探究

课堂从“寻味巴蜀坛中鲜,解锁千年泡菜密码”PBL项目引入,学生通过AI动画与苏东坡“古今对话”,感悟泡菜的千年文化。针对实践中泡菜生花的真实问题,学生走进四川省农科院果蔬发酵实验室,采访专家,了解“产膜酵母”与发酵原理,实现了从生活经验到科学认知的跨越。

·五步流程淬炼科学思维

课堂通过微课、板贴、实操,梳理出科学制作泡菜的五个关键步骤:穿戴卫生装备、洁净切放蔬菜、调配足够盐水、入坛浸泡蔬菜、加水密封坛沿。每一步都对应“防菌”“防氧”的科学逻辑,培养学生的劳动质量意识与流程思维。

·分工协作与评价延伸

课堂设置卫生员、安全员、记录员、操作员四种角色,强化责任与协作。课程还配备了多维评价表,并延伸至课后项目——“如何拯救已生花的泡菜”,推动学习从课堂走向真实生活。

专家点评:获得高度认可,彰显融合育人价值

在课例点评环节,专家对黄柬程老师的展示课给予了高度评价。专家指出,《妙手不“生花”》课例可以用“六有”总结:有素养、有生活、有实践、有资源、有评价、有拓展,是对本届论坛主题“科技赋能劳动教育,融合培育时代新人”的一次完美诠释与生动实践。这节课将多学科多领域融合,既提升了学生劳动技能又培育了综合素养,成功实现了以劳树德、以劳增智、以劳育美、以劳强体。学生从发现问题到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完整地经历了“原理-应用-工具”的实践闭环,这正是劳动教育、科技教育、文化教育的深度融合典范,为探索融合教育的课堂样态提供了极具价值的参考。

20251123_212755_018.jpg

场外展区:自然美学与非遗技艺的创意表达

天府二小以“尊重规律、顺应天性、激活内驱、自主成长”的核心理念,努力践行“为儿童天性般成长”的教育使命,构建了“三自”自然教育劳动课程体系。在此基础上,打造特色劳动工作坊——“面塑工作坊”和“松果工作坊”,让劳动教育在自然体验中自然而然地发生。

场外展区,亦是一派生机盎然的劳动教育风景线。天府二小的展位化身为一座联结自然与传统的“微型美学馆”。

松果工作坊:自然馈赠的创意诗篇

面塑展台:指尖流转的非遗技艺

20251123_212755_040.jpg

天府二小将以此为契机,继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在综合技术教育的框架指引下,推动劳动教育与科技、文化、生活、美学的多维融合,为培育具有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与文化自信的时代新人贡献力量!(黄小林 通讯员 顾超群 袁鹤嘉 王乙番)

责任编辑:王颖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