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耕细“作” “业”精于勤——永宁小学开展2025秋大组教研活动
发布时间:2025-11-13来源:成都市温江区永宁小学校 作者:张红 通讯员 毕珍妮、王晨曦浏览量:2555
为深入推进“双减”工作落地见效,强化教师“依标教学”,探索减负提质的高效路径,11月12日,永宁小学举行了以《精耕细“作” “业”精于勤》为主题的大组教研活动。 语文专场:趣化基础,融通生活,让学习真实生长 教研活动开场,教师发展中心王新琼主任组织学习了王月芬教授的文章《核心素养导向的作业改革势在必行》。她指出,作业改革必须服务于核心素养,并就此提出四项关键要求:凸显作业的育人价值、强化单元整体设计、构建高质量基础性作业、实现设计与实施的一体化。
一年级语文教研组付洁老师以“趣味化、生活化、分层化”为核心,分享了他们在拼音、识字、笔顺教学中的作业设计智慧。基于学生“注意力短、形象思维主导、零起点”的特点,老师们设计了短时高效、图文并茂的作业任务,通过游戏化机制、生活情境植入、多媒体辅助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实现“玩中学”。
四年级语文教研组唐书琴老师进行了《让观察真实发生,让笔尖充满温度》主题分享。以“观察日记”为切入点,开展了一场跨学科融合的实践探索。融合科学观察、数学统计与美术创作,引导学生从“微观世界”中发现真实,让笔尖流淌出有温度的文字。学生最终制作《观察日记跨科手册》,并在“微观世界分享会”中自信表达,展现了学科融合的育人魅力。
党支部副书记王敏勉励大家要继续深耕作业设计与实施,以培养学科素养为导向,既要重视单元整体作业设计,也要注重基础性作业的建构。还要要夯实作业常规,以提升语文教学质量。
数学专场:思维破壁,设计赋能,让素养真实落地 课程发展中心曹羽主任就王月芬教授的《重构作业——课程视域下的单元作业》,从课程视域、单元作业、功能重构三个方面的核心思想做分享。这三点,将是大家今后进行作业设计的重要理论标尺。低段数学教研组陈钰老师进行了《“双减”背景下低段数学作业设计的转型——从“机械操作”到“思维激活”》主题分享。从双减政策背景下,作业面临新挑战这一背景入手,围绕作业教研、设计标准、设计突破口、作业分层实施、作业批改这几个角度展开分享,汇报中特别提到应尊重孩子的好玩、好动的天性,低段作业应体现趣味性和操作性,真正实现趣学、乐学、好学。
中段数学教研组毕珍妮老师以《优化作业设计:架起思维可见与成长进阶的桥梁》为题进行了作业设计经验分享,围绕为什么做作业设计、怎么做作业设计、怎么实施和评价作业三方面展开。中段数学组致力于通过作业实现思维过程可视化,使数学核心素养落地生根;在作业设计中为学生搭建情境冲突支架、直观化材料支架、问题支架,推动学生从“被动接受”向“主动探究”的思维跃迁;在作业评价上做到全批全改,设计作业登记表格,把学生姓名与学号一一对应,做到看学号知其人。
随后,各学科教研组进行了小组讨论与交流,语文组、数学组、科信组、体育组、美术组教师代表也对他们在作业设计方面的心得方面进行分享。 党支部书记、校长刘莉为本次活动做总结。刘校长指出,本次教研打通了低、中、高学段作业之间的隔阂,很好地实现了三个学段作业的衔接,同时,低、中段作业设计的经验也能有效启发每位教师对作业设计的深入思考。今后,学校将继续深化作业设计研究,切实减轻学生负担、提升教学效能,助力学生学科思维与综合素养的持续发展。
本次教研活动不仅集中展示了学校在“双减”背景下的前沿探索,更为后续教学改进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可行的范式。学校将持续推进作业改革的深度与广度,真正让优质的作业设计成为激活学生思维、赋能素养提升的有力支点。(张红 通讯员 毕珍妮、王晨曦) |
| 责任编辑:李松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