汇聚育人智慧,清波小学班主任共筑专业基石

发布时间:2025-11-09来源:成都市清波小学校 作者:江蕾 通讯员 徐俊宇浏览量:2780

秋日融融,清波漾漾。2025年11月4日上午,成都市清波小学校全体班主任齐聚一堂,顺利举行“汇聚育人智慧,共筑专业基石”班主任技能大赛暨班主任工作室成立仪式。这不仅是一次教学技能的切磋,更是一次育人智慧的共享。

1.jpg

赛·磨砺匠心

围绕“相处有道·同伴乐相处”的主题,三位班主任呈现了各具特色的主题班会。

曹岑怡老师的《换位“芭蕉扇”,轻松灭“火山”》匠心独运。她以“大风吹”游戏破冰,巧妙引出“情绪火山”的生动比喻。课程核心通过“走廊相撞”事件的两个结局对比视频,让学生直观感受冲突爆发与化解的天壤之别。在此基础上,她提出“停一停(冷静)——想一想(换位)——做一做(沟通)”的换位思考三步法,这一系列设计将抽象的情绪管理转化为可感、可记、可用的具体技能,展现了班主任解决问题的教育智慧。

董文倩老师的《谦让,让生活更美好》则体现了德育课程的深度与思辨性。她从“课前缺少一把椅子”的真实冲突切入,瞬间激发学生的共鸣,引出主题。随后,通过自编情景剧《越界风波》和《课间接水》正反案例的对比分析,引导学生多角度发现谦让带来的“快乐、友谊、安全、有序”等多重价值。课程并未止步于倡导美德,而是通过“艺术节站位”“抢皮球”“研学乘车座位顺序”等生活化场景,引导学生展开价值辨析,共同提炼出“能谦让、会分辨”的行为准则,巧妙平衡了传统美德与个体权益之间的关系。

田海燕老师的《笑而不嘲,友善相处》如春风化雨,聚焦于人际交往中“嘲笑”这一微妙的伤害行为。她以“我说你猜”游戏引导学生精准辨析“嘲笑”的内涵,并借助课前调查数据,将班级中存在的“因外貌、学习、摔倒被嘲笑”等现象直接呈现,让教学直面真问题。课程中,她组织学生分组探讨这三种典型情境的“友善相处小妙招”,让学生在合作中生成智慧。最后,以“乌云与太阳”为喻,温暖地倡议学生用“友善的笑”温暖集体,体现了班主任对学生心灵世界的细腻关怀。

三节课,三种风格,却共同展现了清波班主任队伍扎实的专业功底、生动的教育智慧以及对育人工作的深度思考。在三尺讲台上,每一分钟都是教育智慧的生动诠释,每一个环节都是育人理念的具象表达。

建·汇聚星河

赛程落幕,新程开启。在全体教师的见证下,清波小学副校长刘莉庄重宣布“成都市清波小学校班主任工作室”正式成立。这不仅是仪式,更是承诺——打造一个班主任的“专业家园”与“成长营地”,让个体的星光汇聚成璀璨星河。

23.jpg

当清波小学校长谭小明为首批12位核心成员颁发聘书时,大家手中接过的不仅是一纸聘书,更是沉甸甸的信任与期许。从此,清波的班主任队伍有了共同的专业坐标,教育的星火将在这里燎原。

24.jpg

望·同心致远

谭小明为本次活动作总结讲话,为班主任队伍的未来发展指明了清晰路径。他首先强调了安全管理是班主任工作的底线,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基石,要求每位班主任将学生的身心安全置于首位,在日常管理中做到细致入微,防患于未然。

25.jpg

谈及新成立的班主任工作室,谭校长提出了殷切期望和具体的工作规划:

第一,系统梳理,建立资源库。期望工作室能牵头系统梳理各年级学生典型的身心发展困惑与成长需求,在此基础上,研发并积累一套覆盖小学全年级的《主题班会课精品案例资源库》,让德育工作更加系列化、课程化。

第二,智慧引领,形成范式。希望工作室不仅能解决自身问题,更要总结、提炼出一套“清波班主任工作法”,在校内乃至学区范围内发挥积极的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

第三,聚焦难题,攻坚克难。鼓励工作室成员勇于直面德育工作中的重点、难点问题,通过微课题研究等形式,群策群力,寻求突破,成为学校德育创新的“发动机”。

26.jpg

今日的清波,以赛促建,以建促研;明日的清波,必将以研促育,育见美好。当每一位班主任都成为一块坚实的基石,我们终将筑就托举孩子走向明亮那方的康庄大道。教育之路,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以心育心,以德润德,我们永远在路上。(江蕾 通讯员 徐俊宇)

责任编辑:杨庆虹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