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力成长 新津一小持续展开教学研讨活动

发布时间:2025-10-31来源:成都市新津区第一小学 作者:张红浏览量:2057

为深化“以研促教、教学相长”的教学理念,扎实推进常态课堂提质增效,成都市新津区第一小学(以下简称:新津一小)持续开展教学研讨活动。教研活动聚焦常态课教学实践,老师们立足各学科、各年级学情,精心设计教学环节,呈现了多堂扎实、生动的常态课;课后教研组围绕课堂细节深度研讨,既肯定亮点,也精准提出优化建议,为后续教学改进指明方向。

田圆老师执教《书湖阴先生壁》。教研组肯定了该课教学设计的层次感与文化深度,尤其赞赏“联结诗人生平悟心境”的设计。

杨雯林老师执教《猜球游戏》。在课后教研中,老师们一致认为,本节课紧扣一年级学生特点,将游戏贯穿于教学全过程,让孩子们在玩中学、学中思。

杨旭老师执教《水果店》一课。课后研讨中,教研组老师们认为该课堂有效落实了知识与技能目标,在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层面实现了多维融合,生动诠释了新课程理念下以学生为中心、注重生活联系的课堂样态。

唐倩老师执教《zh、ch、sh、r》。课后教研中,老师们建议优化三方面:一是课堂容量需精简,避免内容过多导致学生无法吸收;二是小组评价应更及时,可增设即时积分板强化激励;三是需加强课堂秩序引导,如用手势、口令等快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更高效地落实低段拼音教学的目标。

张思怡老师执教《葡萄沟》。课后研讨环节,组内教师一致认可本课教学环节扎实高效,同时建议在维持现有良好教学效果的基础上进一步打造课堂亮点,通过运用多元评价语言,既激发学生的表达积极性,又能有效提升课堂互动的质量。

温佳玉老师执教《What jobs are important in a community》。在课后教研讨论中,组内教师认为本节课语法知识教学方式新颖,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知识难点。同时建议多关注个体差异,增加课堂分层活动,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参与到活动中并且掌握知识点。

刘熠文老师执教《富饶的西沙群岛》。在课后教研组的研讨中,老师们肯定本节课教学环节清晰、重点突出,师生互动融洽,同时也给出了针对性建议。 

涂丹蕾老师执教《古诗里的千种“风”情》。在课后的教研中,组内教师提出在学生个性化情感表达的引导上可进一步优化,加强古诗积累与情感体悟的延伸。建议后续可增加古诗拓展对比,深化对意象内涵的理解。

江永洪老师执教《折一折,做一做》一课。课后,二年级数学组围绕“低段数学如何落地‘直观感知’目标”展开研讨,老师们肯定了“情境+操作”的设计,贴合二年级学生的认知特点。同时建议明确方法后,学生可再次操作剪五角星。引导学生在两次操作中进行对比,既能提高学生操作的能力,也能进一步感受轴对称图形的特点。

张可欣老师执教《Unit5 There is a big bed PartA let’s talk》。在课后的教研中,组内教师建议课堂中应让学生多说、多造句,教师辅助补充的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动脑思考以及举一反三的能力。同时,课堂中可采用练习册进行练习的方式,巩固当堂重点,提升学生的掌握度。

帅会师老师执教《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在集中教研时,组内教师认为本堂课优势在于情境创设生动,能激发学生情感共鸣,同时,指出不足,建议多关注人物和事件,优化教学设计,继续夯实教学内容,让学生在课堂上充分表达。

新津一小以常态课为核心载体,既展现了学校教师立足学情、精心设计课堂的教学能力,也通过课后深度研讨,精准梳理了常态教学中的亮点与改进方向。下一步,学校将持续以教研赋能常态课提质,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最终实现“教学相长”的育人目标。(张红)

责任编辑:王颖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