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AI+课程设计 成都高新区严君·刘婷名师工作室研修活动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10-30来源:成都高新区世纪城幼儿园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胡升琼 郑梦蓝 李佳瑶浏览量:1862
为应对教育数字化转型,把握人工智能时代学前教育课程发展机遇与挑战,10月24日上午,成都高新区严君·刘婷名师工作室2025年第8次研修活动在成都高新区灵均幼儿园顺利举行。本次活动聚焦课程建设中的真实情境,依托AI工具实现课程目标的精准设定、内容的动态生成、资源的智能开发以及评价的循证优化,旨在推动园本课程由“静态文本”向“动态生长”转变,助力教师从课程执行者逐步成长为课程的创生者与迭代者,从而为幼儿提供更具适应性和生命力的高质量教育体验。
本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灵均幼儿园业务园长胡升琼主持。胡升琼首先介绍了研修的基本流程与内容。活动特邀成都市锦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学前教育教研员、正高级教师向艳,围绕“AI+课程设计——新时代园本课程建构与迭代”主题作专题引领,并展开深度研讨。
活动伊始,成都高新区严君·刘婷名师工作室领衔人、成都市中和职业中学国际部主任刘婷为活动致辞。她衷心感谢向艳的出席与幼教同仁们的热情参与,并勉励大家在新征程上躬耕不辍,既收获事业的成长,也撷取实践的硕果。最后,她期望全体成员畅所欲言、智慧碰撞,共同成就一场高质量、有深度的学术盛会。
人工智能时代,如何坚守儿童本位并借力科技推动课程发展,是必须面对的时代之问。这不仅是一项前沿探索,更是一把关键的“钥匙”。在探寻“钥匙”的用法之前,成都高新区石羊第十二幼儿园、石羊第九幼儿园及双源幼儿园率先分享了各自的园本课程实施方案。
园本课程案例分享: 展现特色课程建设实践成果 石羊十二幼高芳园长立足园所历史与周边资源,在深入分析本园资源条件与师资现状的基础上,系统介绍了“自然行走课程”的缘起、理念框架、发展阶段、实施路径、评价机制与保障体系,清晰呈现了该课程从理论构建到实践落地的完整过程。
石羊九园长幼吕静雯则以园所真实发展脉络为线索,娓娓阐述了“创美课程”从萌芽期的理念探索,到推进过程中的资源整合与活动设计,再到当前阶段在幼儿审美培育与创造力激发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生动呈现了一门特色课程从雏形初现到成熟蜕变的建设历程,为同行提供了可参考的实践范本。
双源幼儿园园长黄方围绕“源本·生活课程”核心理念,聚焦大源社区中早市、夜市等富有生活气息的地域资源,详细阐述了课程实施方案:既深入剖析了如何将社区资源与幼儿生活经验相链接,也具体介绍了通过实地探访、主题项目等活动形式,使社区资源有效转化为园本课程内容,真正支持幼儿在生活中学习,在体验中成长。
AI+课程设计工作坊: 探索科技赋能课程新形式 三位园长的分享,以鲜活的案例印证了“儿童视角”的共识,也展现了实现路径的多元可能,极大地增进了在座同仁对课程架构与目标的理解。以此为基石,研讨环节转向更为聚焦的实践探索——一场以“精品咖啡馆”形式组织的“AI+课程设计工作坊”随即展开。
交流促发展,分享促提升。在前期课程方案分享的启发下,三个小组随即围绕“AI+”这一核心展开互动研讨,致力于为上述案例设计兼具操作性与适宜性的主题活动。现场研讨氛围热烈,思维碰撞不断。随后,各小组代表依次上台分享研讨成果。教师们富有创见的主题设计,生动展现了如何将园本课程中的理念目标,转化为幼儿可感知、可体验、可探索的学习旅程。
专家引领明方向: 深化课程建设与路径 教学实践促发展,专业引领助提升。向艳首先对大家的分享进行了简短点评,随后开展专题讲座,从教育的过程性与儿童自主性等核心要点切入,以“安吉游戏”为例,生动阐释了先进课程理念的实践价值。最后,她通过实例指出,实现从理念到行为的转化,必须关注关键领域的具象化、明晰行动指引并完善管理流程,为各园所园本课程的实施与优化提供了清晰的方向与路径。
活动在热烈的掌声中圆满落幕。本次研修通过案例剖析与专题引领,不仅让学员们就“科技赋能必须同时促进课程质量与坚守儿童本位”达成深度共识,更掌握了平衡二者的具体方法。这一进步,源于教育工作者的持续反思与协同共研。唯有坚持这一路径,方能推动保教工作的创新与幼儿园的高质量发展。研修虽已结束,实践正待启航。期待各位教师将今日所学化为行动,积极优化课程、创新教学,共同为儿童营造更加滋养、更有生命力的成长环境。(黄小林 通讯员 胡升琼 郑梦蓝 李佳瑶) |
| 责任编辑:周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