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成功开展“微·创·守·术”生长论坛

发布时间:2025-10-24来源: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 作者:李林浏览量:3205

为破解各学科在课程建设中面临的框架搭建、实施落地、评价优化等难题,明确课程建设“思与行”的方向路径,近日,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成功开展“微·创··术”生长论坛。此次论坛旨在聚焦学科课程建设的核心问题,通过专家指导与互动交流,为学校课程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上阳02.jpg

本次论坛特别邀请了四川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科学学院院长李松林作为主讲嘉宾。李松林不仅是北京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论专业博士,还是全国教学论专业学术委员会常务理事,拥有丰富的教育研究经验和深厚的学术造诣。他主持了多项国家级、部级及省级课题,出版了多部专著,并在核心刊物上发表了大量论文,多次荣获全国及四川省的教育科学优秀成果奖。

论坛伊始,课程教学部主任周峻首先解读了学校的课程规划,为参会人员提供了清晰的课程建设蓝图。随后,李松林进行了深入指导,他指出,课程结构应明确立基课程、适性课程、融通课程的逻辑关系与各自侧重点。其中,立基课程侧重于夯实学生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适性课程注重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需求;融通课程则强调跨学科整合与应用,打破学科壁垒。

在课程实施方面,李松林提出了打造自觉可见的课堂和开展核心实践任务驱动的单元整体教学两大要点。他强调,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学习过程、思维活动与成果应清晰呈现,以便教师及时掌握学生学习状态并调整教学策略。同时,他要求以单元为单位,围绕真实、有意义的实践任务开展教学设计,引导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整合知识、提升能力。

上阳03.jpg

针对课程落地,李松林给出了具体建议。他提倡以表格形式拟定特色课程设计和教学设计模板,明确活动主题、核心目标、核心知识等关键要素,以提升课程开发的系统性与可操作性。同时,他还强调了评价量表的重要性,建议结合不同学科课程特点确定评价量表的核心维度,包括预期目标、证据来源和评价结果。

上阳04.jpg

互动提问环节将论坛气氛推向了高潮。参会人员围绕各学科组在课程建设中遇到的疑问展开了热烈交流,如语文组提出的“拓展探究课程推行难”、数学组关注的“课程内容类型划分及占比平衡”以及体育组探讨的“学科融合尺度与分层教学”等问题。李松林及参会同仁共同探讨解决方案,为各学科组提供了切实可行的指导。

上阳01.jpg

此次论坛不仅增强了各学科组对课程建设的理解,还为后续课程实践提供了有力支持。成都高新区尚阳小学将继续聚焦课程建设,不断探索育人新路径,为学生的全面发展贡献力量。(李林)

责任编辑:陈泓恺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