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节示范课、N场联合教研!茶店子小学送教若尔盖,为高原教育注入新活力
发布时间:2025-10-22来源:成都市茶店子小学 作者:魏雅莉浏览量:2936
按成都市教育局、阿坝州教育和体育局工作安排,成都市茶店子小学与若尔盖县城关第一小学结为校对校交流学校。为切实推动两校结对工作走深走实,学校教师团队在校长季志彬、副校长蒲强的带领下,于10月13日-17日在若尔盖县城关第一小学,开展了为期一周的“校对校”送教活动。芙蓉花与格桑花在高原绽放,金牛教育人与若尔盖教育人携手同行,用专业与热忱谱写了一曲双向奔赴、彼此滋养的教育赞歌。 初见 校际携手启交流,精准对接定方向 10月13日,双方以一场亲切的初见会谈拉开序幕。城关一小甲央校长带领全校教师对茶店子小学教师的到来表示热烈欢迎。随后,行政班子围绕城关一小的办学理念、师资结构、学生成长及办学特色进行了系统介绍,为双方后续深度协作奠定信任和了解的基础。座谈后,茶店子小学教师团队实地参观校园。大家深入了解了校园环境布局、功能室设施配置与日常管理细节。 深耕 10节展示课传递高质量教学 茶店子小学10位教师先后为城关一小的老师们带来了语文、数学、音乐、美术、信息科技5个学科的高质量课堂教学示范课,用精心设计的教学环节、生动有趣的互动形式,展现茶店子小学教育教学的专业水准。 语文课堂 魏文静老师《jqx》以生动有趣的方式带领一年级学生走进拼音世界。 周丹老师《我要的是葫芦》引导二年级学生品析文本、感悟道理。 孙春燕老师《“舌尖”上的节日》让三年级学生在文字中感受传统文化的魅力。 张莉老师《zcs》以扎实的教学功底帮助一年级学生掌握拼音读写。 数学课堂 曾伟老师《装饰图中的奥秘》让二年级学生在观察与操作中发现图形规律。 宋燕妮老师《点阵中的规律》引导六年级学生用数学思维探索抽象规律,培养逻辑能力。 音乐课堂 郑雯月老师《动物说话》用歌声与律动点燃一年级学生的音乐热情。 美术课堂 王斟老师《民俗艺趣》让学生在美术创作中感受传统文化之美。 李雪梅老师《汉字的联想》让学生们发现汉字背后的文化密码与美学逻辑。 信息科技课堂 刘云怡老师《初识人工智能-我们的朋友》为五年级学生打开科技之门,激发探索欲。 每一堂课都兼顾趣味性与知识性,既体现茶店子小学教师的专业素养,也为城关一小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范例。 细研 一对一听课精准赋能成长 茶店子小学结对交流教师深入城关一小各班教室,开展“一对一随班听课、指导”活动,课后,结合听课情况与授课教师深入交流,从教学目标设定、教学环节优化、学生评价方式等方面有针对性地给出建议。 这种“沉浸式”指导打破了单向输出的模式,让茶店子小学教师更精准地了解城关一小的教学实际,也让城关一小教师在针对性指导中明晰改进方向,实现“听一堂课、悟一种方法、促一次成长”的效果。 共探 学科教研碰撞智慧火花 两校教师围绕语文、数学、综合学科开展联合教研活动,同时交流学校管理与教师队伍建设经验,让教研不止于“谈课堂”,更延伸至“促发展”。 教研中,茶店子小学教师分享教学设计思路与课后反思,从“如何激发低段学生课堂参与度”“怎样在美术课中融入地域文化”“如何通过作业设计提升数学思维”等具体问题入手,传递茶店子小学的教学经验;城关一小教师积极提问、分享本地教学心得,双方各抒己见、坦诚交流,在思维碰撞中形成新的教学思路。此外,茶店子小学还就校园文化建设、教师培训体系搭建等管理经验进行分享,为城关一小提供多维度的发展参考。 致远 情谊绵长共谱交流新篇 五天的朝夕相伴虽暂告段落,但芙蓉花与格桑花在高原缔结的教育纽带已然坚实,茶店子小学与城关一小的交流之桥已然贯通。茶店子小学教师带着精心打磨的课堂与深耕多年的教研经验登高原,为城关一小的教育沃土注入新鲜活力。城关一小的每一处风景,都成为茶店子小学教师心中珍贵的教育馈赠。在“阳光育人,和谐发展”理念的滋养下,孩子们在课堂上思维如星火碰撞,专注的眼神中满溢对知识的渴望;课间时分,他们稚嫩的问候声响彻校园,礼貌的举止展现出良好的素养。这幅生动的成长画卷,既是城关一小教师敬业深耕的育人硕果,也让茶店子小学教师在对照中反思、在观察中学习,实现了两校之间的双向专业启迪。 在海拔三千五百多米的高原上,金牛与若尔盖的教育人以心为桥、以研为阶,既完成了经验的传递,更实现了情感的交融与理念的共生。这场交流从不是单向的奔赴,而是彼此支撑的成长;不是短暂的相遇,而是长效合作的开篇。未来,茶店子小学与城关一小将以这座贯通的教育之桥为依托,持续深化课堂共建、教研共探、师资共培,让优质教育的种子在高原扎根结果,让跨越山川的教育情谊在携手前行中愈发绵长!(魏雅莉) |
责任编辑:陈泓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