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师进校,彭州特校课堂里飘起了“川菜香”!
发布时间:2025-10-13来源:彭州市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魏雅莉 通讯员 张露丹浏览量:2299
2025年10月13日下午两点,彭州市特殊教育学校的课堂里飘起了“川菜香”——成都市共享教师、成都方志馆讲解员吴芯竺老师带着满满的方志文化知识,为全校学生带来了一场别开生面的川菜文化讲座。 “一说到川菜,你能想到哪些川菜名菜呢?”讲座伊始,吴芯竺以亲切的提问开启互动,宫保鸡丁、鱼香茄子、东坡肘子等熟悉的菜名瞬间点燃了同学们的热情。随后,她将重点聚焦于宫保鸡丁的历史故事,详细讲述了这道名菜与丁宝桢的渊源。 在同学们的专注聆听中,吴芯竺继续展开川菜文化画卷:从“取材广泛、调味多变、菜式多样、麻辣鲜香、烹调独特”的鲜明特质,到波澜壮阔的发展历程——汉晋时期初具雏形,唐宋时期随经济繁荣走向精致,元明时期吸纳多元风味,清中时期形成完整体系,再到现代通过多样的载体实现文脉传承与创新发展,条理清晰的讲解让同学们对川菜文化有了系统认知。 当话题转向家乡彭州,吴芯竺带来了更接地气的美食故事:有着三国军屯渊源、入选省级非遗的军屯锅盔,从士兵干粮演变而来,如今已发展出几十个品种,被誉为“东方比萨”;还有源自明代正德年间、以九尺镇泉水麻鸭为原料的九尺板鸭,凭借五百年传承的精湛工艺成为“板鸭之乡”的金字招牌。这些身边的美食故事,让同学们听得格外入神。 此次讲座以美食为纽带,将川菜历史与家乡文化紧密相连。同学们不仅了解了名菜背后的人文底蕴,更真切感受到彭州美食中蕴含的历史厚度与烟火气息。这种生动的文化浸润,既增进了特殊学生对家乡的认知,更在他们心中播下了热爱家乡、自豪于故土的种子,实现了知识普及与思想教育的深度融合,为特殊学生的心灵成长注入了温暖的文化力量。(魏雅莉 通讯员 张露丹) |
责任编辑:陈泓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