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创造美好,爱心添彩未来!40所学校亮相成渝劳动教育课程创享集

发布时间:2025-10-13来源:成都格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 作者:赖波 通讯员 李三乐浏览量:1976

细雨挡不住劳动热情,集市承载着教育温度。10月11日,成都市教育局在成都江滩公园ILOVE广场举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2025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推进会暨首届成渝劳动教育课程创享集活动。四川省教育基金会与成都格兴公益事业发展中心联合公募的“行走的课堂”公益项目接收了创享集义卖收入7600余元。此次活动深度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精神,既是成都市中小学劳动教育成果的集中展示,更是推动成渝地区劳动教育协同发展的重要实践,通过“内场推进会+外场创享集”的创新形式,让劳动教育在实践中焕发生机。

雨中布展显担当,一校一品绽风采

活动当天上午,细雨淅沥,但来自40所代表学校的孩子们丝毫未受天气影响,全身心投入到创享集市的布展工作中。现场画面暖意十足:有的孩子小心翼翼地从箱子里取出劳动成果,生怕碰损;有的提前戴上耳麦,反复练习“产品”介绍词,为后续义卖做足准备。

微信图片_2025-10-13_140724_199.jpg

创享集市上,“一校一品”的特色展现得淋漓尽致,各类劳动成果琳琅满目。既有折耳根、西红柿、红苕等来自校园农场的新鲜农产品,带着泥土的芬芳;也有月饼、面包、辣椒酱等亲手制作的美食,散发着诱人香气;更有扎染、画扇、泥人等充满创意的手工艺品,尽显孩子们的巧思。热闹的场景随处可见:有人手持话筒现场吆喝,用生动的讲解吸引顾客;有人现场弹奏乐器,用悠扬旋律营造氛围;有人专注制作搅搅糖,让传统美味成为集市亮点;还有人熟练展示公益项目二维码,助力善款筹集;部分学校还专门设置展区,向市民介绍校园智慧农场的建设成果,让劳动教育的科技感与实践性相得益彰。

微信图片_2025-10-13_140729_793.jpg

微信图片_2025-10-13_140734_233.jpg

义卖互动趣无穷,劳动认知深扎根

临近中午,雨势渐停,创享集市正式“开市”,ILOVE广场瞬间热闹起来,市民与孩子们的互动充满趣味与教育意义。一位市民拿起学生制作的木板汽车模型问道:“这是几块木板做的,为什么卖40元?几节课做出来的?”孩子认真回答:“虽然只用了两节课,但是非常非常辛苦。”当市民试探着问“10元钱卖不卖”时,孩子机智回应“卖,卖一个轮子给你!”逗得在场人员哈哈大笑,既展现了孩子的童真,也体现出他们对劳动成果的珍视。

微信图片_2025-10-13_140742_632.jpg

在鹅卵石绘画展区,“行走的课堂”公益项目志愿者好奇询问作品定价:“你们在鹅卵石上做的画很好,为什么这么贵?”孩子自信解释:“每一幅作品都是根据鹅卵石的形状、颜色、纹理专门设计绘制的,创作过程很讲究,每一笔都包含我们的心思。”清晰的回答不仅展现了孩子们对自己“劳动产品”的熟悉,更凸显出劳动教育赋予他们的责任意识与表达能力。

公益融合结硕果,劳动收获暖人心

此次创享集市不仅是劳动成果的展示平台,更是公益实践的重要载体。“行走的课堂”公益项目在集市上收获颇丰,义卖收入达7621.39元。据了解,该笔善款将全部用于支持特殊儿童教育与发展,实现了劳动教育与公益事业的深度融合,让孩子们在劳动实践中培育公益意识,懂得用劳动传递温暖。

微信图片_2025-10-13_140738_465.jpg

活动结束后,一段师生对话道出了此次活动的教育成效。老师笑着问学生:“乖乖些,通过今天一天的活动,晓得钱不好赚了哇,晓得干饭莽莽不好吃了哇?”一位女孩认真回应:“老师,钱确实不好赚,但今天一天收获特别大,过得也特别开心。”简单的对话背后,是孩子们对劳动价值的深刻认知,也是劳动教育在实践中落地生根的生动体现。

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不仅为成渝地区中小学劳动教育交流搭建了优质平台,更让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理念深入人心。未来,成都市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劳动教育改革,加强与成渝地区的协同合作,推动劳动教育向更广阔、更深入的方向发展,助力青少年在劳动实践中成长成才,引领孩子们从“助人为乐”到“乐于助人”的转变。(赖波 通讯员 李三乐)

责任编辑:祝佳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