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侯区小学语文教研团队齐聚磨子桥小学 :聚焦复述新路径 作业革新促素养

发布时间:2025-10-02来源:成都市磨子桥小学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贺杰浏览量:1912

2025 年 9 月 24 日上午,以 “聚焦作业设计,提升教学质效” 为主题的武侯区小学语文五年级教学研讨活动,在成都市磨子桥小学多功能厅顺利举行。此次活动紧扣新时代教育改革要求,围绕新课标精神落地、作业设计优化、教学质效提升等核心目标,通过课例展示、专题交流、专家指导等形式,为区域内一线语文教师搭建了学习与交流的平台,助力推动小学语文教学向素养导向转型,切实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课例展示:磨小教师执教《猎人海力布》解锁 “创造性复述” 新方法

活动中,成都市磨子桥小学李雪菡老师执教《猎人海力布》第二课时,以 “创述促理解,传承润心灵” 为核心,精准落实 “创造性复述” 这一语文要素。课堂上,李老师以 “第一次劝搬家” 片段为范例,拆解出 “角色选择 — 细节想象 — 语言重组” 三阶可操作路径,帮助学生快速掌握复述策略;随后通过 “焦急催促” 课中练习,引导学生实现方法迁移;最后在复述实践中,带领学生深入体会海力布舍己为人的英雄形象,升华民间故事传递 “真善美” 的文化内涵。​

值得关注的是,本课课后作业与课堂教学深度衔接,聚焦 “表达优化” 与 “文化认同” 双重目标,既巩固了学生的创编能力,又激发了文化传承意愿,形成 “教学 — 作业 — 评价” 的闭环,有效推动学生语言能力、思维水平与价值观的协同发展。​

专题交流:磨小教研组多维度深挖教学与作业设计路径

(一)聚焦核心素养,明晰教学方向

成都市磨子桥小学五年级教研组围绕 “民间故事”单元教学与作业设计展开深度说课。刘英老师以 “找准能力‘点’,深挖能力‘井’”为题,解读单元整体设计:该单元属“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教研组通过梳理教材体系,把握学生从三年级“详细复述”、四年级“简要复述”到五年级“创造性复述”的能力进阶路径,结合学情设定“喜爱并主动传讲民间故事” 的总目标,创设 “争做民间故事传讲人”学习情境,并借助“预学单、导学单、拓学单”三单支架,推动“教学评”一致。​

曾雪莲老师则针对《猎人海力布》第二课时设计进行说明,课堂以情感导入唤醒学生对人物的感知,将“创造性复述”拆解为三个层次,通过人称转换、细节补白等方法搭建学习支架,实现从“贪多求全”到“精准聚焦”的转变,达成语言训练与人文感悟的统一。​

(二)锚定素养目标,构建三阶作业体系

黄汤娅老师介绍单元整体作业设计时提到,该设计纵向呼应学段能力进阶,横向关联单元内三篇课文训练重点,形成“基础构建 — 方法巩固 — 综合运用”的完整能力链,确保每课作业都与单元语文要素紧密衔接。​

江琴老师的单篇作业设计同样亮点突出,构建了“课前 — 课中 — 课后”三阶体系,并以 “民间故事传讲人”情境贯穿始终:课前单引导学生感知人物,课中单提供创意支架,课后单鼓励多视角复述与创作,既注重任务衔接与评价反馈,又强化文化认同,充分体现 “以用促学” 的设计思路。​

(三)夯实书写基础,助力素养提升

四川大学附属实验小学邓新靖老师围绕“以书育人”主题,结合五年级区调考要求展开分享。活动中,邓老师通过书写规范示范、调考阅卷情况分析、教学问题研判等环节,重点反馈学生书写质量、错别字纠正等常见问题,强调书写规范在语文素养评价中的重要性,并从教师、教材、教法及学生习惯等多维度提出针对性提升策略,为一线教师把握调考方向、优化日常教学提供专业指导。​

教研员指导:明确方向,推动教学深度转型

活动总结环节,武侯区教研员杨硕仁老师对语文教学与作业设计提出关键指导。他强调,作业设计需突破传统书面形式,注重“听、说、读、写”综合实践,尤其要强化“说”的表达训练,培养学生语言的形象性与画面感;教学中可结合课例方法,借助整本书开展学习迁移训练,鼓励学生通过调整叙述顺序、丰富细节描写实现创造性表达,同时注重文本与生活实际的联系,增强语言运用的真实感与趣味性。​

此次教研活动以成都市磨子桥小学为承办地,以《猎人海力布》为载体,系统探讨了“创造性复述”教学路径、素养落实与作业设计方法,是对“教 — 学 — 评”一致性的深入实践。相信全区语文教师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把理念转化为行动,持续优化教学与作业设计,推动学生语言能力与综合素养协同发展,为武侯区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注入更强动力。(黄小林 通讯员

责任编辑:孙林馨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