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本土“活水”润劳育之花!延秀小学这场研讨,让劳动课“扎下家乡根”
发布时间:2025-10-01来源:彭州市延秀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赵竹然浏览量:3002
金秋的彭州市延秀小学,茶香漫过课堂,教研热流涌动。9月28日上午,一场以“依托本土资源开发劳动教育课程”为主题的教学研讨活动在此启幕。来自彭州各学校的教育工作者齐聚,从非遗茶艺工坊的指尖实践,到“本土味”十足的课堂展示,再到校际经验与专家智慧的碰撞,共同探索如何让本土资源成为劳动教育的“源头活水”,让劳动课真正扎根家乡土壤、浸润家乡文化。 活动开篇,老师们循着袅袅茶香走进毓秀工作坊,沉浸式体验彭州本土茶艺。指尖轻捻本地茶叶,温水缓缓注入茶壶,在“润茶、醒茶、分茶”的细致操作中,不仅触摸到彭州茶文化的温润底蕴,更直观感受到“本土非遗”如何转化为劳动教育的鲜活素材。 延秀小学罗果老师的劳动课例《“彭”然心动 “茶”趣无限》,引导学生动手操作、探究实践——原本藏在田间地头、非遗工坊里的“课外资源”,变成了学生可摸、可做、可学的“课内内容”,真正把彭州本土茶文化搬进课堂,让劳育在“本土味”里真正“活”了起来,为“本土资源进课堂”提供了生动范本。 案例分享环节,隆丰小学文长绞老师以《耕育融合 劳动育人》为主题、通济蓝天小学刘婷婷老师以《实学躬行 乐创蓝天》为主题,分享了学校的“实战干货”。从如何调研学校周边的本土资源,到如何设计成序列化的劳动课程,再到如何科学评价学生的劳动成果,每一个步骤都具体可落地,为其他学校提供了“拿来就能用”的参考。 金牛区劳动教育教研员吴柯江的专题讲座《中小学劳动教育设计:设计思路与突破路径》,从专业维度为彭州劳育“把脉支招”。他结合中小学劳动课程标准,深入讲解“本土资源与课程目标的精准对接”,帮助老师们跳出“只找素材”的局限,学会从整体视角设计课程,让劳动课既有“家乡味”,更有“教育深度”。 从工坊里的茶香实践,到课堂上的“本土互动”,再到专家与老师们的智慧碰撞,这场研讨不仅解答了“本土资源如何变劳育课程”的核心问题,更让彭州劳动教育的“本土基因”愈发鲜明。 未来,随着这些课程的落地,彭州学子将在劳动中触摸家乡的脉络、感受家乡的温度,让劳动教育成为连接课堂与生活、知识与乡愁的温暖纽带,真正“扎下家乡根”,“长”出属于家乡的文化魂。(赖波 通讯员 赵竹然) |
责任编辑:范雨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