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首套!成华特校研发《培智学校课程本位评估工具》正式出版
发布时间:2025-08-31来源: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 作者:孙林馨 通讯员 张瀚文浏览量:2551
近日,由北京联合大学特殊教育学院原院长许家成教授、四川师范大学遂宁校区学前与特教系主任刘胜林教授担纲顾问指导,成都市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以下简称:成华特校)研发,刘小龙、吴玉芹、覃佳利任主编的《培智学校课程本位评估工具》(ISBN:9787572717796)由四川科技出版社正式出版。 针对《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实施中存在的课程目标模糊、评估工具缺失及人工评量效率低下等问题。从2017年开始,基于循证课程本位实践基础上,成华特校组织骨干力量,在专家的引领下,先后七轮研读分解和实践论证,形成具有广泛实践应用价值的工具成果。这也是四川省教育厅教育科研资助金项目一般课题《基于“培智课标”的IEP智能支持平台研发与实施模式研究》(课题编号:SCJG21A154)和四川省教育信息技术研究“十四五”规划2021年度课题(立项号:川教馆[2021]015)成果。 《培智学校课程本位评估工具》一书分为工具要件和评估工具两个部分。其中工具要件部分详细介绍了该工具的指导思想、研发原则和指引说明。评估工具部分则涵盖《培智学校义务教育课程标准(2016年版)》中的所有十门学科课程本位评估工具,依据课标内容按照梯度分解到各个学期形成的评估工具量表,科学地对领域目标和学习内容进行了详细叙述。 据悉,本成果系全国首套覆盖全学科(7+3课程)、全学段(1-9年级)、全过程(生命成长历程)的《培智学校课程本位评估工具》,提出“支持评估原则”,将课标目标逐级分解至9个学段、18个学期,共计3000余项三级指标,构建起可量化的动态监测体系,破解传统评估主观性强、缺乏操作性的痛点。 国家培智课标研制组专家组组长许家成教授在序言中表示:“刘小龙团队编制的课程本位评估工具,实现了国家课程与每个学生之间的联系。这种联系机制是通过长期目标与国家课程标准建立直接关联,再通过支持性评估将教学标准具体落实到每个学生。这不仅体现了立德树人的国家标准、社会规范和学科专业要求,更是找到学生实现这些目标的内在愿望,优势特点和支持需求,为集体差异教学、个别康训练和社区家庭支持提供了基线,为具有显著差异学生的教育康复和支持服务提供了精准内容,为教育成效的增值评估提供了可量化的依据。” 《培智学校课程本位评估工具》的出版,不仅是成华特校团队深耕特殊教育实践、探索教学评估创新的重要里程碑,更为培智学校课程教学提供了可借鉴、可落地的评估方案。未来,成华区特殊教育学校将继续以学生发展为核心,依托研发成果深化教学实践,持续推动特殊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更多特殊需要学生的成长赋能。(孙林馨 通讯员 张瀚文) |
责任编辑:杨庆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