芳草南区小学教师与教育同仁探索跨学科融合路径,提升教学能力

发布时间:2025-06-09来源:成都高新区芳草南区小学 作者:彭鲁湘 通讯员 陈威浏览量:2882

为积极响应新课程标准对教师跨学科整合能力的要求,提升联盟校骨干教师的创造力与跨学科教学能力,以“跨学科主题学习”为核心助力基地教师专业成长,第三次教研活动于2025年5月15日(周四)下午在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阶梯教室顺利召开。本次活动由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郑凤霞老师主持,高新区教师发展基地联盟校各学科定向培养骨干教师、公园小学部分教师共同参与。

活动伊始,成都高新区公园小学谭宏斌副校长致辞。他以核心素养为切入点,强调跨学科学习的必然趋势。他指出单一学科教学难以满足学生全面发展需求,跨学科学习整合多学科知识,是培养核心素养、提升综合思维与实践能力的关键。谭副校长强调教师需提升跨学科教学能力以契合新时代教育要求,希望借此活动,助力教师专业成长,为学生拓展学习平台。

图片3.png

课堂展示环节,成都高新区芳草南区小学刘伟老师率先带来以《大米的由来》为主题的体育课。

随后,公园小学吕睿老师为二年级10班呈现语文展示课《空间站的秘密》。

课堂展示结束后,两位授课教师分享课程设计思路。刘伟老师介绍,体育课《大米的由来》旨在打破体育教学单一性,通过融入农业知识与劳动教育,让学生在运动中体会“粒粒皆辛苦”的深意。吕睿老师围绕语文课《空间站的秘密》,阐述跨学科教学思路及语文素养培育方向,指出课堂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展示,助力学生在跨学科学习中提升表达与思维能力。

课堂互评环节,教师以“开火车”形式展开多元视角的深度交流。大家肯定两堂课在跨学科融合上的创新:体育课通过情景化设计实现劳动情感目标,语文课借多学科知识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针对教学提出思考,探讨体育课体育与劳动目标的平衡,给出增加视频解读等优化建议。部分教师还围绕跨学科课堂特性展开反思。此外,吕睿老师还分享了智能体研发在课堂的应用经验,引起大家深度共鸣。

点评指导环节,张霞老师表达对基地校活动的期待,肯定刘伟老师课堂兼具有序性、趣味性与实效性,以及吕睿老师课堂对比教学的情感浸润效果。同时给出建议:体育课借助电子屏幕强化情景创设,规范动作示范以深化劳动技能教学;语文课运用AI时需精准择取场景,聚焦深度学习,助力核心素养培育。

图片12.png

刘佳珍老师从课堂管理与学科特性出发,评价刘伟老师课堂“严而不死,活而不乱”,肯定其针对低年级学生特点,以闭环设计融合体育训练、劳动教育与团队协作,实现体能与德育目标。针对吕睿老师课堂,她认可AI创新及素养培育模式,肯定其语言与导入设计激发兴趣的成效,同时基于语文教学规律,建议增设动笔训练,确保语言实践的完整性与深度。

本次活动通过课例展示、互评与指导,搭建跨学科主题学习交流平台,促进教师深入探讨融合教学实践,推动专业成长,为构建高效能教研共同体奠定基础。未来,教师将持续探索跨学科融合路径,提升教学能力,助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彭鲁湘 通讯员 陈威)

责任编辑:杨紫薇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