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绿旗认证!天府七小30+学子“炸”翻自然发现大赛
发布时间:2025-06-06来源: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校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单素丽 庞忆兰浏览量:2051
在刚刚揭晓的四川天府新区第五届“共享杯”公园城市自然发现大赛中,四川天府新区第七小学学子火力全开,荣获9个一等奖、8个二等奖、5个三等奖,4项专项大奖,31位小科学家闪耀榜单! 5月29日,“美丽中国我先行”六五环境日主题活动颁奖盛典上,天府七小正式荣膺全球瞩目的“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朱娅君校长庄严接旗,七小生态教育站上世界舞台! 双料王炸,实力认证!这份沉甸甸的荣耀,不仅是对孩子们探索精神的最高褒奖,更是天府七小长期深耕生态教育沃土结出的硬核硕果! 科普表演 惊艳全场 学校科普表演团队的小演员们(刘奕辰、罗斯年、唐昕熙彤、母言君陶、李环妤、何姝涵)将他们的获奖作品《竹林的秘密》搬上了环境日的大舞台。 孩子们用生动的语言、形象的表演,戏剧化地揭示了竹林生态的奥秘,赢得了现场观众的阵阵掌声。 在今年的自然发现大赛中,该作品获得一等奖(第一名)的好成绩,这正是学校自然科学表演赛道的实力展现! 专项奖杯 熠熠生辉 颁奖典礼上,学校共有4位同学作为代表,昂首登台,捧回了象征深度探究与独特发现的至高荣誉。 自然发现奖——罗嘉妍 自然发现笔记作品:《粘不住的蜘蛛》 自然探究奖——张知问、王林炘 自然科普展览作品:《植物界的“金色飞贼”》 科学研究奖——杜承浩 自然研究论文:《一片叶子上的小生命》 他们的作品,或聚焦微观世界的奇妙互动,或系统探究生物生存的智慧,或以严谨的科学方法解读生命现象,充分体现了本届大赛“自然的真相”主题下“见微见著”“聚沙成塔”的探索维度。 师者荣光 悉心引领 本次自然发现大赛中,单素丽、明越、张瑞琳、廖衡越、钟林老师获评优秀指导教师。 其中,廖衡越老师作为代表上台领奖,她所指导的多位学生在本届大赛中表现优异,是七小科创教师团队专业与奉献的缩影。 巅峰荣耀 国际生态学校绿旗授旗 本次环境日主题活动最激动人心的环节,无疑是“第十二批国际生态学校项目(Eco-schools)绿旗荣誉”的授旗仪式。经过严格的国际评估与认证,天府七小凭借在生态文明教育、校园环境管理、低碳实践以及社区参与等方面的卓越成效,与永兴小学一同获此殊荣! 朱娅君校长代表学校庄重地接过了这面象征着全球学校环境教育最高荣誉的“绿旗”。这面绿旗,不仅是一份国际认可,更是一份沉甸甸的责任与承诺。它标志着天府七小的生态教育正式与国际标准接轨,站在了更高的起点上。 厚积薄发 生态教育的七小沃土 优异成绩的取得和国际荣誉的认可,绝非偶然。这源于天府七小长期以来对生态文明教育的系统规划和扎实实践。学校深刻理解“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并将其融入教育的血脉。 顶层设计——“三个一”工程筑基 学校提出并践行生态文明教育“三个一”工程:打造一个浸润式的环境(让校园一草一木、一墙一景皆成课程),建设一套系统化的课程(整合国家、地方课程,构建主干、辅助、拓展三层课程体系),培养一种生态文明的意识(让绿色理念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环境是土壤,课程是养分,最终目标是培养具有生态文明素养的现代公民。 课程融合——探究实践为本 生态教育绝非空中楼阁。学校以科学课、《生命·生态·安全》地方课程为主干,深挖各学科中的生态教育点进行渗透,并大力发展社团、研学、项目式学习等拓展课程。 一年一度的“自然发现大赛”,正是将“赛事活动化、活动课程化、课程常态化”指导方针落地的典范。从“自然笔记”到“自然发现”,五届征程,届届精彩,引导孩子们“真观察、真探究、实记录”,在亲近自然、研究自然的过程中,深刻理解“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生命共同体真谛。 辐射引领——从校园到未来 学校不仅关注在校学生的培养,更致力于通过“小手拉大手”,将生态文明的理念辐射到家庭和社区。 荣膺“国际生态学校绿旗荣誉”,是新征程的起点。学校将以此为契机,持续深化校园低碳实践,创新绿色教育路径,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七小智慧与力量。 未来,天府七小将继续高举生态文明教育的旗帜,在“雪山下的公园城市”怀抱中,深耕这片绿色教育的沃土。坚信,今天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的热爱自然、尊重生命的种子,终将成长为支撑美丽中国建设的参天大树!(黄小林 通讯员 单素丽 庞忆兰) |
责任编辑:张馨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