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新课堂,成都实小东部新区校区迎来“破界”之旅
发布时间:2025-05-28来源:成都市实验小学东部新区校区 作者:黄小林 通讯员 周惠 罗世杰浏览量:2102
五月的阳光轻拂校园,一场关于教育创新的探索在成都市实验小学东部新区校区悄然启幕。5月26日上午,以“体育与健康课程跨学科整合实践路径”为主题的“新区新课堂”教学改革研讨活动如期举行。这场由黄国丹老师主持的教育盛会,汇聚了温江区教育科学研究院体育教研员陈培林老师,成都体育学院教授、实小东区体育校长余万斌老师,成都东部新区教育发展研究院体育教研员刘力老师,以及东部新区小学体育教育的骨干力量,共同解锁体育课堂的多元育人密码。 三堂“破界”课堂:当体育遇见生活与成长 本次课程展示邀请到青羊区体育教研员江华老师为三堂课进行前期指导。江华老师从跨学科融合逻辑、情境设计合理性等维度提供专业建议,助力老师们精准把握“体育+劳动/安全/国防”的融合路径,为课堂的创新性与实效性奠定基础。 二年级研究课《家务小帮手——折返跑》 在这堂课中,周慧老师将劳动教育融入体育课堂,打破学科界限,实现跨学科教学的创新与实践。她选取捡垃圾、买菜、拖地等贴近生活的劳动场景作为教学内容,让学生在模拟实践中了解劳动流程,培养劳动习惯和责任感,同时通过趣味化、情境化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折返跑练习中增强体能,掌握运动技能。学生能够在模拟劳动场景中,体会劳动的价值与意义,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吃苦耐劳的优秀品质。 三年级研究课《小小英雄少年——障碍跑》 体育课堂新融合,地震应急巧学习。何帆老师开展了一堂别具一格的体育学科融合课,聚焦地震应急知识。课程以情景模拟开场,老师营造地震突发氛围,引导学生成为“小小英雄”。基本部分设置“落石险境缓行区”等五道关卡,模拟地震场景,让学生在跨越障碍中掌握应急疏散技能。还有“解救同伴”环节,培养团队协作。这堂课让学生在运动中增强安全意识,收获满满。 三年级研究课《支援前线——负重跑》 万富波老师围绕跨学科主题“国防教育”进行设计,让学生化身小小特种兵,通过模拟运输兵运送物品,体验抗战胜利的快乐。同时,本节课以抗战中真实环境为背景,以此来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给予学生自我思考、自主学习的空间,从实际需要思考,把课堂还给了学生,为学生拓展更多空间,课堂也焕发了无限的生命力。 专家论道:解构“体育+”的育人哲学 课程展示后,两位专家的点评如拨云见日,为跨学科教学指明方向。陈培林老师以三个“实”凝练课堂精髓,扎实的专业功底让技能传授有深度,真实的教学场景让学习发生有温度,朴实的育人风格让教育本真有厚度,他抛出的“跨学科三问”——“为何融”“融什么”“如何融”,引发全场教师对学科边界与育人本质的深度思辨。余万斌教授以“带着微笑出汗水”为体育教育画像,强调优质课堂应是“趣味”与“挑战”的化学反应,让学生在欢笑声中突破体能极限,在挑战中完成知识迁移,最终实现“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立体成长。 以课堂为舟,驶向教育新蓝海 此次活动的落幕不是终点,而是东部新区体育教育迈向更深层次改革的新起点,期待全区体育教师以此次研讨为契机,继续深耕跨学科整合的创新路径,让体育课堂成为学生成长路上“野蛮其体魄,文明其精神”的活力场,为新区教育高质量发展持续赋能!(黄小林 通讯员 周惠 罗世杰) |
责任编辑:王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