废纸“变身”艺术品!省教科院附幼萌娃探寻千“纸”百态

发布时间:2025-05-28来源: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幼儿园 作者:江蕾 通讯员 邓宁浏览量:3033

在冬季的元旦小达人手工共享市集活动中,四川省教科院附属实验幼儿园中三班天天的爸爸带来了一架用纸做的火箭,孩子们瞬间被吸引,同时也点燃了他们对纸的好奇。老师们敏锐地捕捉到孩子们的兴趣点,随后,一场关于纸的探究之旅悄然开启。

在探索初期,孩子们对纸的认识模糊,概念也不够清晰,于是,老师们带着孩子们通过触摸、感知的方式认识了各种各样的纸。在初步感知了纸的特性后,孩子们对纸的兴趣越发浓厚,家里的纸、地上捡到的纸、教室里的各种纸都能引发他们的好奇心和探究欲。近日,孩子们化身纸张研究员,分组深入探索纸的千面特性,用双手揭开科学的奥秘。

再生纸的秘密

在初探纸时,大家不小心制造了一些浪费。看着垃圾桶里的纸,老师说:“其实这些纸只要一个超酷的‘魔法’,就能变成全新的纸!”孩子们欢呼起来,互相加油鼓励,都想加入学习造纸的行动中。

20250527_235843_1803.jpg

在有趣的集教活动里,孩子们了解到纸具有可再生的特性,也推开了造纸实验的大门。老师拿出收集好的废纸,请孩子们自主探索纸“变废为宝”的秘密。

20250527_235843_1804.jpg

孩子们自主分成了大纸组和小纸组,魔法造纸正式开始。在大家的满心期待中,第一张再生纸“诞生”了!可它皱巴巴、硬邦邦的,一点都不平整。“小魔法师”们通过观察、对比,很快就发现了秘密:原来碎得更细小的纸,造出来更容易成型、更薄。

在第二次造纸尝试时,当搅拌机“嗡嗡嗡”地转起来,废纸很快就变成了细腻的纸浆。这一次,纸浆更容易铺匀,再生纸也慢慢有了漂亮的形状。

掌握了造纸小技巧后,老师带着孩子们用打孔器和小流苏把这些特别的纸做成了书签,当科学与创意碰撞时,再生纸也被赋予了新的生命。此外,关于纸的特性探究也在如火如荼地进行着。

20250527_235843_1810.jpg

我能站在纸上

活动中,孩子们提出了用20张报纸叠在一起卷起来进行实验,大家惊喜地发现纸桥能承受住承重组所有小朋友的重量,也再次验证了纸张越厚、桥墩越密集越能承重的结论,见证了纸强大的承重能力。

和纸做朋友

美工区里也热闹非凡,孩子们剪纸、折纸、撕纸,利用纸的可塑性徜徉在想象与创造的世界里,奇妙的灵感与缤纷的作品一起不断涌现。

在中三班的升旗仪式上,一场别开生面的纸艺时装秀精彩上演,孩子们穿着自制服装自信走秀,向大家展现了纸的创意与魅力,也呼吁更多大朋友和小朋友们节约用纸,爱护环境。

20250527_235843_1829.jpg

当孩子们每一次弯腰拾起废纸,放入可回收垃圾桶时,他们在心中种下了环保的种子;当孩子们用灵巧的小手尽情挥洒创意,在纸的世界里自由翱翔时,他们解锁了关于纸的无限可能;当亲手制作的再生纸变成了美丽的书签,他们深刻理解了资源的珍贵与循环利用的重要意义;当孩子们用敏锐的眼睛观察纸的秘密,不断进行实验探索,深入思考时,他们便收获了成长的力量。

在省教科院附幼的探究月活动中,从纸火箭的奇妙亮相到纸艺时装秀的精彩呈现,孩子们用120天的深入探索,诠释了“纸”不仅是记录知识、传递信息的媒介,更是他们成长道路上的一面镜子。

省教科院附幼始终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探究者,珍视每一个微小的疑问、每一次大胆的尝试,将零散的探索火花串联成璀璨星河,让知识在实践中扎根生长。这方充满生命力的探究沃土,承载的不仅是当下的收获,更寄托着对未来的期许。教育没有终点,师幼的探索亦不“纸”于此。(江蕾 通讯员 邓宁)

责任编辑:杨庆虹

微信长按扫描二维码后分享

二维码

最近关注

热点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