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开万物互联“任意门”,东城根街小学学子在鸿蒙生态中心触摸“未来”
发布时间:2025-05-23来源: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 作者:赖波 通讯员 刘旋浏览量:2635
当智能手表轻触空调,温度随童声指令跳跃;当虚拟角色从手机屏“一跃”至大屏,与欢呼声撞个满怀——5月21日,成都市东城根街小学四年级的“数字原住民”们,在鸿蒙生态(成都)创新中心完成了一场“未来已来”的科技觉醒。作为学校“科创ZHIHUI课程”的重要实践,这场以鸿蒙系统为核心的研学之旅,将抽象代码转化为可触摸的科技诗篇,让少年们在中国自主创新的土壤上,种下“万物皆可联”的智慧火种。 序章:推开“万物互联”的任意门 “鸿蒙不是系统,是让设备牵手的魔法师!”刚踏入序厅,东娃娃们便被宣传片中“设备交响乐”震撼——机械狗翻越障碍如跳芭蕾,智能家居随语音指令同步起舞,手机与电视的“一碰传”划出数据银河。这堂“没有黑板”的科学课,瞬间点燃了孩子们眼中的星光。 在临展区,一枚小巧的金属仪器引发热议。“同学们,猜猜它是什么?”“钢笔?”“指挥棒?”“胶水?”随着展馆讲解肖洋老师打开的手势,大家立马猜出答案:原来是鸿蒙可视掏耳勺啊! 在“开发实验箱”展台前,学生们翻开研学手册记录思考:“自动驾驶的‘眼睛’、智慧医院的‘神经’,原来都藏在这样的小盒子里。”笔记本上稚嫩的笔触,勾勒出从芯片到生态的科技脉络,更延续了东娃娃“带着问题探世界”的研学传统。 实践:在数字剧场扮演“未来工程师” “智慧银行”化身科技剧场,两名东娃娃正用鸿蒙系统上演“跨次元”服务。轻点手表,金融数据瞬间“闪现”至大堂经理的平板,完成“无纸化”业务办理。“就像武侠片里的隔空传功!”这比喻引得全场欢笑。而在“智慧病房”实战区,一名“医护人员”通过床头按钮实现生命体征实时追踪,护士站大屏跳动的数据流让抽象的“端侧互联”有了温度:“原来科技不是冷冰冰的,它在守护每一个人的健康。” 最激烈的交锋发生在“人工智能六边形擂台”。东娃娃两两一组,通过指令、手势识别操控虚拟角色竞速闯关,此起彼伏的欢呼是对精准操作的最佳鼓励。 启迪:从“中国芯”到“中国心” 鸿蒙小课堂上,华为技术开放专家、开源鸿蒙Py4OH框架作者唐佐林老师用“科技筑梦,智慧未来”为题,带东娃娃回溯鸿蒙系统的成长史诗:“从‘不可能’到‘不可替代’,鸿蒙就像一棵竹子,在技术封锁的寒冬里扎根,终成数字森林。” 唐老师勉励东娃娃,任何困难都不能够阻挡中国科技前进的步伐,要保持对科学探索的热情和好奇,学好科学文化知识,祖国未来的科技之路将由他们来引领和创新。 终章:当代码星河照亮童年 离开展厅前,全体学生在“HarmonyOS”光影墙前合影。蓝色数据流如星河倾泻,映照着少年们胸前的红领巾。这让人想起曹校长行前动员时的话:“今天触摸的不仅是设备,更是中国科技的未来。” 返程大巴上,学生们仍在热议:“原来科技攻关就像蜀绣,一针一线都不能错!”“我要成为鸿蒙工程师,让世界看到中国代码!”……此刻,鸿蒙生态展厅的电子屏仍在不息闪烁,那些跳动的0与1,正与笔记本上的涂鸦、科技场馆里的创意,共同编织着一个关于“中国智造”的童年预言。(赖波 通讯员 刘旋) |
责任编辑:王颖 |